没见从曾曾祖父过世到大郎,中间间隔都有六七十年了,以致过目不忘的本事几乎成了传说。后来事实也证明,次子的确资质非常平庸,当然,这是后话。
眼下,他的心情非常好,直到看到新生的次子时,脸上也还是乐眯眯的。钱四娘见了,只觉得他也是疼爱次子的,不然以他一贯严肃的性子,很少有这么高兴的时候。见他也欢喜二郎,钱四娘心里好过多了,毕竟王鹏对大郎的看重是有目共睹的。是的,王鹏虽然不常回村,可每回回来,都会花一大半的时间陪大郎玩,然后,才是家里的其他人的时间。对此,钱氏倒不意外,她从小就是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长大的,对这份差别对待显得非常坦然。
王逸凡是了解儿子的,王鹏这些年,过得的确不怎么开心。不过他为人孝顺,为了让父亲安心,也就安安生生地过起了小日子。可他心中始终憋着一股气,偏偏又无处发泄,一如困兽之斗,这也让他整个人显得格外地严肃。这回,因为有大郎在,他突然就觉得生活有了希望,整个人干劲十足。他终于找到奋斗的方向,能使力的目标了,想到这,嘴角眉梢都染上了笑意。
回到镇上后,王鹏就不满足于给别人打工,赚几个小钱了,他就开始四处活动找门路,想看看有什么生意是有丰厚回报的。在摸清楚门路后,他果断地就辞了镇上的活计,然后拿着手里仅有的钱财,用精准的眼光开始投资,跑商,当然回报也是丰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王鹏手头的钱越发丰盈,家中也陆陆续续地置办起了一些田地。
转眼两年过去了,大郎也六岁了,打四岁起,他就由祖父教导启蒙,且因为他资质好,王逸凡对他的教导也相当严厉,两年来,已经识得了不少字。就在王鹏满心盘算,什么时候送大郎去书院读书时,王逸凡的身子突然垮了下来,开始缠绵病榻,一两个月下来,到底还是不行了。
原来当年逃难中,不止王祖母一人遭罪,王祖父的身体其实也不好,这么多年撑不住了。王祖父以前总担心王鹏,怕他压抑得太狠,将来会走错路,所以一直强撑着,希望能等到孙子长大,看顾儿子的一天。
而如今,王逸凡看到儿子把所有心力都耗在大孙子身上,人也没那么压抑了,心下一松,就有了油尽灯枯的迹象。临终前,他叮嘱王鹏要让大孙子好好读书,光耀门楣,将来带着他们回老家去,随后又叮嘱王睿,要好好读书,将来要好好孝敬父亲。最后,他是含笑而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