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城名,在今河南中牟县北),为cao所败。绍气愤死。公元205年,绍二子并为cao所灭。于是北方无与cao抗者。208年,cao南征荆州。刘表适死,其幼子琮,以襄阳降(今湖北襄阳县,当时荆州治此)。刘备时在荆州,走江陵。cao追败之。备奔刘表的长子琦于江夏(汉郡,后汉时,郡治在今湖北黄冈县境),和孙权合力,败cao于赤壁(山名,在今湖北嘉鱼县)。于是刘备屯兵荆州,而孙权亦觊觎其地。后备乘刘焉的儿子刘璋暗弱,夺取益州。孙权想攻荆州,刘备同他讲和,把荆州之地平分了。时马腾的儿子马超和韩遂反叛,曹cao击破之,又降伏了张鲁。刘备北取汉中。曹cao自争之,不能克,只得退回。天下渐成三分之势。
刘备初见诸葛亮时,诸葛亮替他计划,就是据有荆、益两州,天下有变,命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而自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的。这时的形势,颇合乎这个条件。备乃命关羽自荆州北伐,取襄阳,北方颇为震动,而孙权遣兵袭取江陵,羽还救,为权所杀。刘备愤怒,自将大兵攻权,又大败于猇亭(在今湖北宜都县西)。于是荆州全入于吴。备旋以惭愤而死,此事在公元223年。先是220年,曹cao死,子丕篡汉自立,是为魏文帝。其明年,刘备称帝于蜀,是为蜀汉昭烈帝。孙权是到229年才称帝的,是为吴大帝。天下正式成为三分之局。
蜀的地方最小,只有今四川一省,其云南,贵州,全是未开发之地。吴虽自江陵而下,全据长江以南,然其时江南的开化,亦远在北方之后。所以三国以魏为最强,吴、蜀二国,常合力以与之抗。
三国的分裂,可以说是两种心理造成的。其一是封建的余习。人心是不能骤变的。在封建时代,本有各忠其君的心理,秦、汉以后,虽然统一了,然此等见解,还未能全行破除。试看汉代的士大夫,仕于州郡的,都奉其长官为君,称其机关为本朝,有事为之尽忠,死则为之持服,便可知道。又其一则为南方风气的强悍。赤壁战时,孙权实在没有联合刘备抵抗曹cao的必要。所以当时文人持重而顾大局的,如张昭等,都主张迎降。只有周瑜和鲁肃主张抵抗,和孙权的意见相合。《三国志》载周瑜的话,说曹cao名为汉相,实系汉贼,这是劫持众人的门面话,甚或竟是事后附会之谈。东吴的君臣,自始至终,所作所为,何曾有一件事有汉朝在心目之中?说这话要想欺谁?在当时东吴朝廷的空气中,这话何能发生效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