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虽然是随随便便简简单单的一个人,可好歹是一家琴行的老师和老板,在果批这种“蛮力”当道的地方,绝对算得上是一枚货真价实的文艺青年。况且家世在果批颇有江湖地位的那位赵雪梨,不也钟情于他么?能被“雪梨西施”青睐,想必周老师有他过人之处。
现在他自称配不起萧老师,众人好奇,追问理由。
周雪尘说:“你们可知道萧老师的前任男友是什么人物?”
有人哑言,有人想了想说:“我好像见过她跟一个西装男人有来往。那男人开的是辆豪车。”
周雪尘做了个“所以咯”的表情。他再文艺青年,也敌不过富贵逼人的二代们啊。再说了,文艺青年不是“穷”的体面叫法么。
接着有人说:“我倒是见过有个男的开摩托车来找她,是那种开起来轰轰轰响的……哈雷,对,哈雷,听说那种摩托车贵得离谱。”
“我也见到诶,那车在我跟前风一样驶过,轰轰叫的特拉风特招眼。”
“不过那男人好像有点矮,个头跟萧老师差不多,体格也瘦巴巴的。”
好几个当时的目击者讨论起来,周雪尘起了一瓶新啤酒喝,安静听了会,插嘴问:“那男长什么样来的?”
有人回他:“穿一身机车皮衣,顶着个寸头,跟《天若有情》里面的男主角一模一样。”
也有人说:“萧老师坐上车搂着他‘呼’一声就跑了,跟拍电影一样潇洒。”
周雪尘听着,不知不觉喝掉大半瓶啤酒。
余哲那个人他是知道的,典型富家子,斯文光鲜,不可能理寸头开哈雷。
所以街坊口中的哈雷男从哪个旮旯蹦出来的?
周雪尘自问不是小气的男人,他以前从来不约束女伴与别人交往,女伴也别对他的生活指手划脚便是。
至于萧老师的私生活,他原以为了解甚多,毕竟日夜相对。现在看来,“漏网之鱼”这成语之所以存在,是有其道理的。
他不是介意,只是被之前“想当然”的看法耽误了思想的进步性而有点自嘲而已。
眨眼一瓶啤酒见底,周雪尘又起了一瓶。
隔壁萧小津那边没有喝酒,不过聊天气氛也很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