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埋没的理由。”
“那好歹也是政官,不是学术文流。”
“呵!一个起草政令的官部居然还敢说是政官。那你给我介绍一个你们提出来的政令。”云起不依不饶,一脸讽刺。
“云大人,这是各司其职,你不要为难我们翰林院。”那人明显就是发火了。
云起点点头:“各司其职,那为什么在我入翰林院前没有过翰林大学士?”
面对这样的勾心斗角,还不如暗地里去争斗。公子帆一言不发,他没办法说什么,现在也只能等靖王开口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靖王还是偏袒于公子帆的:“这件事,暂以祭酒的办法实行。同样下令翰林院,如果有意愿调动的,让云大人考核,朝廷受职。”
“这……”那人还是不服气。
“臣遵旨。”公子帆却是卖了便宜得了乖。
之所以同意,是因为公子帆已经推荐了很多官员各司其职,而且稳固来朝廷,并且逐步安稳了江山。谁都知道,一旦靖王登基,公子帆在天下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就是再不开心,他们也不敢怎么样,只能选择顺从。
其实靖王是明白公子帆的意思的,其他人只要是有远见的也都明白。这翰林院在历代要埋没多少人才,但是事实上,没有可行的制度,未来依然会这样。考官员的方式,靖王想要从学官和翰林院开始,然后提拔人才。
在高层和底层的区别就是这么多,所以才会有皇帝和大臣、百姓、奴隶之分。当大臣和百姓有了觉悟之后,就有可能危害朝廷的利益,也就是改朝换代,但奴隶却永远都不会这样。
公子帆为他们出的题目可以说是非常简单,但是因为太简单了,反而觉得自己不好回答。为人处世方面真的是没办法作弊的,而且就是抄,又能抄到哪去?
这就是公子帆的考核,虽然简单,却无从下手。很多人都说,一切的一切都是来源于生活,学习也不过是为了生活。科考,除了是追求生活品味外,还可以借古讽今。这就是立意的地方。
公子帆的考题中,学术方面自然不少,但是重点仍然是为人处世。对于一些可以重用的人,他也会提拔,这才是他之所以要考学官的重点。
一份份答卷递交上来时,公子帆和霍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