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每次见到四郎, 四郎不是窝在大郎怀里, 就是拉着二郎或三郎的手不放, 靠在他们身上, 很是娇气。刘彻对此有些不满, 见三郎不像哄他, 刘彻打量他一番, 心想有三郎辅佐,四郎资质愚钝,大汉江山也不会败在四郎手中, “仲卿明日过来?”
“是啊。”三郎胡诌道,“今天晌午和舅公一起用饭时,舅公提到八月二十八日这一天极好。”
刘彻瞥他一眼, “这话是你说的吧?卫青从未和朕说过哪天出征比较好。”
三郎揉揉鼻子, 一脸无辜。
刘彻瞪他一眼,“不足二十天, 太快了。”
“孙儿认为此行无需太多步兵。”三郎道, “祖父给我们两万骑兵足矣。”
刘彻别有深意地说:“这也是仲卿说的?”
“舅公没讲。”三郎脸色微变, 耳朵红了, “孙儿认为舅公一人抵一支军队。”
匈奴畏惧卫青, 现在卫青年龄大了,匈奴人听到卫青领兵也会害怕, 未战先降是不需要太多人。刘彻没想到这一点,看着三郎更加满意, “三郎——”
“孙儿知道祖父想说什么。”三郎连忙打断刘彻的话, “四郎现在记事了,被那个小人精知道祖父喜欢孙儿胜过他,四郎以后长大了回想起来心中一定很不舒服。”
刘彻叹气:“好,朕以后都不说了。经你提醒,有些事朕得重新安排。”
“孙儿告退。”三郎行礼道。
刘彻见他这样,又忍不住感慨,“三郎,你真的很聪明。”
“孙儿是龙孙,自然聪明。”三郎笑着说。
刘彻摆摆手,示意他退下。
三郎走后,大郎就把他们同卫青谈论的事原原本本告诉太子和史瑶。夫妻俩安安静静听完,史瑶问太子,“最快多久出发?”
汉朝百姓闲时为农,战时为兵,刘彻明日下诏征兵,诏书抵达各郡县,男丁立刻收拾行李赶来长安,最快也得二十天。来到长安也不可能立即出发,太子算一下,“至少得一个月。”
“那岂不是只有三十天?”史瑶忙问。
太子:“是啊。”
史瑶起身往外走,太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