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掖运来的粮食以后再给长安写信。只是我有点担心,出来两个月了,你们的鹰还能飞到长安吗?”
“那只灰色翅膀的鹰一直没用,它应该还记得路。”三郎也不能保证。
卫青:“鹰飞到长安再回来需要半个月,半个月后鹰没回来,让驿馆送信?”
“我们听舅公的。”三郎道,“舅公真不再吃点?”
卫青:“不吃了,吃多了上火。”
“上火?”大郎道,“舅公不用担心上火,等我一下啊。”扔下筷子就往外跑。
卫青好奇,“他怎么了?”
三郎和大郎很有默契,也无法做到大郎想什么他都知道,“我也不知道。”话音刚落,大郎跑进来,“怎么这么快?”
“我就是去装咱们的行囊的车上找东西。”大郎递给卫青一块四四方方的东西,“这里面是茶叶,我母亲说放在水里煮了喝可去火。别放盐什么的,就用清水煮。”
三郎:“茶叶?”
“你忘了?”大郎问。
三郎擦擦手,“你不说我真忘了。给我吧,我让厨子煮几锅,都喝点败败火。”
“你们带来多少?”卫青问。
三郎:“不多。这东西可以煮两三遍。”
卫青听他这样讲便不再拦着他。
全军将士每天吃rou喝茶,下两天雪也没人冻生病。第三天雪停了,天气冷,太阳出来雪也没化。雪不化赶路倒是很方便,不然道路泥泞不堪,大军一天也难行二十里。
修整耽搁几天,怕送粮草的将士找不到他们,大郎和三郎带着辎重想走又走不快,便减少睡眠,一天只睡两个时辰,终于在约定好的日子提前半天赶到地方。此时轻装简行的卫青也找到匈奴右贤王。
大郎给长安送一封信,就和三郎带着粮草按照卫青给他们画的线路送粮,走到一半就碰到卫青。大郎看到卫青马背上拖着半只羊,想也没想,“舅公找到右贤王了?”
“找到了。”卫青道,“匈奴王庭离这里太远,再往北去雪到膝盖深,我们就没去。”
三郎:“连着急行三个月,中间只歇息几天,人马疲倦,也不利长途奔袭。”说着,停顿一下,“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