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从已经拷贝的视频中,查找杨智、杜耀和许海的行动轨迹。
破案的过程相当于数学解题的过程,要利用现有的证据(条件),演算出最终答案。解题的过程就是组合案卷的过程,任何细节都要在卷宗中呈现,否则到了开庭时就有可能遇到麻烦。侦查员水平越高,组卷的水平就越高,反之同理。
下午六点要召开有宫建民等领导参加的第二次案情分析会,各组都想赶在开会前完成收集证据的工作。
江克扬探组来到向阳五金店附近,没有找到“许海使用的木棍”。街道两边有一排新栽的行道树,园林部门为了稳固行道树,每棵树用三根木棍撑着。在向阳五金店门口的行道树少了一根用作支撑的木棍。
经过走访,江克扬探组在距离五金店约四十米的地方找到了一个目击者,此人开了一家小火锅馆,往常在十一点收摊,结果那天有两个客人踩着啤酒箱吃火锅,到了12点还在喝酒。老板坐在门口等两个酒鬼彻底喝倒。
老板谈起那天的事仍然兴致勃勃,道:“我看见有人打架。两个人都是大汉,最初一个人拿棍子追赶许海。我当然认识许海,我是向阳村的,但我不姓许。后来,许海就掰了一根撑树的棍子,反过来追打另一个人。另一个人灵活得如一只猴子,围着树跑。我反正没事,抽着烟,坐在门口看热闹。这时候,一个女人突然冲出来,从后面抱住许海。双拳难敌四手,许海手里的棍子被打掉,然后又被抽了一顿。后来,我听到女人惨叫了几声,应该是被许海打痛了。然后许海爬起来,朝向阳小区跑去,那一男一女在后面追。三人跑过街口,我就见不到人了。我原本想要追过去看热闹,里面的客人又喊着结账,所以没有看成好戏。”
给杨智打电话通报许海行踪的朋友叫王刚,王刚承认给杨智打过电话,还调出通话记录。通话时间在十一点零三分。从火锅店老板的描述和王刚的通话记录来看,杜耀和杨智没有说谎。
杜峰探组来到阳州,找到和杨智吃饭的几人以及店老板,都能证实杨智在3月28日曾在阳州吃晚饭,吃过晚饭后才离开阳州。
在视频组这边,周涛和易思华根据杨智和杜耀描述的路线,从四个关键节点的监控镜头中都发现了有杨智和杜耀的画面,包括杨智、杜耀和许海朝向阳小区奔跑的镜头都能抓到。但是,这个镜头以后,在沿线的监控镜头没有发现杨智和杜耀的身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