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碎尸案发生之初,之所以没有把七十岁以上老年人纳入侦查视线,是碎尸、抛尸和悬挂头颅需要体力。整个现场只有一种模糊脚印,虽然模糊脚印没法告诉我们凶手是谁,却透露出凶手现场只有一个男性。在抛尸现场,尸块分布极有规则,显示抛尸大概率也是一个人完成。正因为有这个判断,所以侯大利这才集中精力在中年男人身上。
如今转变思路,把老年男人也纳入侦查视线,顿时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各种被忽略的与汪远铭有关的线索纷纷涌现。
以前的阻碍是汪建国具有绝对可靠的不在场证据,汪远铭年满八十二岁,案件在此就无法推进。如果汪远铭是凶手,那么一切迎刃而解。汪建国策划,汪远铭实施,父子俩配合,天衣无缝。
侯大利打开手机相机,拍下荣誉榜上的资料。
找到凶手的尾巴,距离抓到凶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证据无法闭合,事情也很麻烦,甚至有可能眼睁睁看着凶手逍遥法外。思考良久,侯大利准备离开,从楼房外小道走上小公路时,迎面遇到三个人。
学院正在大规模搞院庆,为了增加喜庆的气氛,大规模安装了led灯,光线由暖光变成了冷光,省电的同时也提高了亮度。侯大利和汪建国迎面相视,不约而同停下脚步。
汪建国右手放在胸前,迅速摆了摆。侯大利看懂了这个手势,明白汪建国不想让女儿再想起以前的事来,便没有主动招呼。
汪建国停下脚步,如老熟人一般,道:“哟,好久不见了。”
侯大利道:“晚上还要锻炼啊,我得向你学习,肚子都长肥rou了。”
汪建国回头对张小舒道:“你们先回家,我聊几句再上去。”
汪欣桐一直没有与侯大利见过面,自然不认识眼前的人是谁。张小舒见过侯大利,只是微微点头,便和汪欣桐一起上楼。
汪欣桐和张小舒在楼门洞消失以后,汪建国道:“侯警官,有事吗?”
侯大利道:“办了事,再随便逛逛。”
汪建国明白侯大利肯定不会在晚上发神经,来到学院家属区散步,多半还是为许海之死而来,道:“带女儿跑了步,出了汗,如果没事,我先回家了,再见。”
汪建国上楼后,喝了一杯温水,又在卫生间冲淋。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