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认的事实,但是我们还是要有信心,从头开始,树立起我们公司新的形象。
“我最后要说,这一切要靠大家的努力。谢谢。”
我的讲话完了,这第一次的讲话,就表明了我同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喜欢这里,爱这里的每一张普通而实在的脸。也许他们没有完全听明白我的话,也许他们还要琢磨我的用意,但是我坚信他们开始理解我,支持我,开始为了这个公司而努力。
底下一片掌声。
最后,让人事部经理秦丽华宣读了公司的制度,包括考勤制度等等。并准备张贴在车间里。
整个大会开得很顺利,大家的情绪也非常高。
公司放假一天,然后准备公司的第一批出口衬衫活。
我们几个人一同到外面吃饭,工厂的路边上有一个瞎子在算命。我们走了过去,李玉平告诉了我的出生年月日,我没有说一句话,但是老盲人却说出我是一个总经理,以后要成大事,要出国等等。我们都非常地高兴,也同时觉得奇怪,他怎么会知道我的身份呢?我们做出口生意的,肯定要出国的,他是如何推断出来的呢?真是神了。
坐在饭桌上,张厂长再次举杯:“你今天讲得很好,让我们为了以后的发展干杯。”
我也举起酒杯。
“晓升经理,我感到你今天的讲话给我们一个新的感觉,那就是我们都要实实在在地做事情,任何浮夸虚荣都是不好的。来吧,为了我们以后的成功干杯。”李玉平也敬我一杯。
“晓升经理,一切都不用说了,全都在酒里了。”老谢就是这样用酒来代替一切表达。
干杯吧,祝我们一切顺利,预祝公司业务兴旺发达。
第八章
我同外方的投资人通了电话,他们确认在十二月份来华参加我们这个合资公司的开业典礼。我们决定在那个时候要请很多领导和地方上的有关人士。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董事长兼厂长,他听后非常地兴奋。具体的安排我们准备到那个时候再定。
我们开始了合资公司成立来的第一个订单,产品是衬衫,没有逃脱原来这个厂子的老本行,所以我不是非常担心,毕竟这个厂子的产品也曾经是北京市的名牌,在八十年代末也曾经鼓噪一时。听着李玉平讲述他们那个时候的火暴,我也是为之感动,那个年代大家的热情非常地高涨。但是由于企业内部的明争暗斗,加上车间发生了一次火灾,使得工厂的元气消失了,书记下台,安斗成了书记和厂长。但是他们明显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所以厂子开始下滑,到了倒闭的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