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一九五六年就建厂了。曾经在八十年代辉煌一时,这些李厂长和谢厂长他们都经历过来的。我是一个外行,刚刚由工业局派下来,我以前是机械行业的,所以对服装是一窍不通,以后还需要你们大力支持。”他来了个开场白。
“嗯。”我说了一声,继续听他讲。
“现在是九十年代了,一切都要朝前看,过去的辉煌已经是老的黄历了,我们不能够再坐在老本上吃饭,要积极地发展自己。老企业有老企业的问题,特别是现在就是存在着,要养很多的退休工人,管理人员还是有些人浮于事,必须要精简。还有就是活儿源问题,八十年代一过,我们这个厂子开始走下坡路,到了现在就显得非常地艰苦。”他滔滔不绝地说着。
“是啊,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潮流。”我附和着。
“现在许多的企业都在搞机制的转换,搞了合资和独资企业,改变了企业的形象,提高了生产效率,我们也要符合形势,朝这个方向发展。”他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我们张厂长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谢厂长不酸不甜地说了一句。
“我觉得张厂长说的对,要对企业进行一下改革,才能够使企业有生气,才可能有一定的活力。”李厂长到是同意张厂长的长篇大论。
我不太了解企业问题,但从报纸和电视里也经常看到企业开始响应中央的号召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靠改革来充分发挥老企业的活力。我从小就看到父亲当一个小的车间主任和书记,就那么累人,非常认真地工作,那个时候都没有了时间的概念,真是舍小家为大家。所以我从小就非常羡慕我父亲的工作精神和对待事情的认真性。
“晓升经理家是北京的吗?”张厂长开始他的问寒问暖。
“是的,祖籍是上海的。”我说。
“还是南方人的样子。”他说。
“您看出来了吗?”我反问他。
“我去过上海的,南方也是经常去,所以对人也能够看出几分来。”他详细地说。
“是吗!”我没有太多的恭维话。我突然扭转了话题:“张厂长,您过去是做什么的呢?”
“我是做供销的,但实是机械行业。”他说。
我知道,现在很多的工厂厂长都是由管理供销的厂长来当了,也许这就是时代的不一样。
“可是我看您不象做过供销的,而是做办公室的。”我没有掩藏自己的观点。
“哈哈哈,是吗?”他大笑了,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也没有产生什么反感。
第六章
时间很快,马上到了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