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升经理,你好!”张厂长这次是亲自在厂门口欢迎我的。
谢厂长也出现了。他也是热情地同我握了手。
我们一起来到了办公室。
“晓升经理,你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张厂长迫不及待地问我。
“我看是这样。首先我们把将要成立的合资企业起个名称,然后确定一下应该投资的规模,要求客人应该是保持在国家规定的最低投资比例上,另外的问题就是你们到当地政府申请报批,最后要到市里面报批。”我说。
“那么名称怎么办?晓升经理,你就给起个吧。”他还是要倾听我的意见。
“那么就叫北京其立制衣有限公司吧。”我简单地想到后说。
“那好呀。还有英文名称呢?”他继续问。
“就叫BEIJINGQILIGARMENTSCOLTD。”我知道这个是难不倒我的。
“这样我们的名称就算确定下来。”他说。
“投资比例,我想中方占80%,用厂房和设备投资;外方占20%,用美圆现金投入。我负责客人方面的投资事情,你们做好自己的资产评估。”我把考虑的问题继续说下去。
“那么总的投资额在多少为宜呢?”他问。
“我们就框在五十万美圆吧。”我脱口而出。
基本的框架决定下来,接下来就是合同和章程的起草。
“晓升经理,你看合同和章程的起草都由你来吧。”他还是这样地依赖我。
“这个是固定的格式,就是要改动一些条款就是。我想还是你们起草吧,我最后再看一下。”我这样回答他的问题。
“可以。”他显得非常地兴奋。
“那么您想将车间如何合资呢?”我对细节问题非常敏感。
“我们计算了一下,用车间的一层和二层作为合资的固定资产,这两个车间的工人也就合并过来,成为合资企业的一员。”他满有信心地说。
“嗯,这样还可以。”我其实是不懂工厂的。
“晓升经理,你要大力帮助我们才是呀。”张厂长对我说。
“我将尽我的所能吧。”我回答。
“希望我们能够合作愉快和顺利。”他还是这样地憧憬着。
“张厂长,我们如果办理营业执照的话,要有具体的董事长人选,总经理人选,还有董事会人选。”谢厂长提出了具体的问题。
“对了,这个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张厂长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我想等我们立项之后再定论。”我考虑一下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