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不顺心吗?”我问她。
“家里的事情总是这样的。你不知道,我们家是高知来到这里,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的父亲给批斗死了,母亲就在这里把我们姊妹几个拉扯成人。我毕业后,到农村里插队,为了我的父亲,就嫁给我的现在的丈夫,他比我大十几岁。我们根本没有感情,完全是时代的烙印。”她沉重地说着。
“那么你为什么不离婚呢?”我试探地问。
“我提出过几次,也上到了法院,但是他就是不愿意离婚。后来我们有了两个儿子,他们大了,也不愿意我们离婚,所以就这样混过来了。你知道,我们得有十多年没有同床了。”她说。
“那你也是够可怜的。不过现在日子过得不错,也就认命吧。”我劝她道。
“是啊,我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了。”她说。
“你来到这个厂子后,在车间干过吗?”我问她。
“在车间干过一段时间,后来就调到了办公室工作。我父亲也平凡昭雪了。”她这个时候才有些高兴的样子。
“是吗!不过想起来,你比李玉平要强得多,不是吗?”我转了话题。
“我不能够同她比的,她比我有魄力的。”她笑着说。
“怎么讲呢?”我似懂非懂地问。
“你可能不知道,李玉平的婆婆曾经对我说,她怀疑李玉平的孩子不是她儿子的。后来,我们也都知道李玉平曾经同很多男人有过关系。当然我们也是能够理解的,特别是我是能够理解的。不过,她就是太随便了。”她这样说。
“是吗,难道真的是这样吗?”我像是问她,也是好像是问自己。
“不过也是大家都这么说。其实我们两个人的关系是非常好的。”她补充道。
“我知道的。”我很肯定地说。当初也是李玉平把她推荐给我的。
“好了,我走了,就是想同你谈谈。”她站起来。
“谢谢你信任我。”我说。
她走了。我心里感到非常地高兴,没有想我的年龄比他们小,但是他们却愿意找我说自己的苦闷和心里话,看来这是非常不错的开始。我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人,能够为大家排忧解难的人。我承认我自己不是什么圣人,但是我是在那个年代,也就是在毛泽东时代成长起来的,所以时代的烙印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我作为总经理了,但是我更加希望靠我的能力来帮助大家,同时展现我自己的能力。搞好了企业,我自己也就可以挣到钱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把张厂长的指标意思告诉我的弟弟,希望在每月做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