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从此同同学们的关系就只有在学校里了。一下学,我就要赶紧骑车回家给弟弟妹妹做饭,虽然有的同学也到我的家里来过,但是毕竟比较远,而且去我家里的同学也是少数的。我疏远了他们,同时我的学业却是突飞猛进,越来越好。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七章
一九七六年,是举国上下哀思与动荡纠缠在一起的时代,也是我们的心里得到净化升华的阶段,更是我逐步成长的时期。
寒假结束,我们又投入了新的学期。我们已经上了高中一年级,教室也换到了学校西面的教室楼里。
每每想起那个时候,我都会做出许多的梦。四…五运动是使我们最为震撼的时候,党中央确定天安门事件是反革命行为,工人民兵举着大棒驱散了去天安门寄托对周总理哀思的群众,我们班上许多同学都去了天安门,还去抄诗歌,听讲演。我没有去,我不愿意去凑这个热闹。党中央定性后,我们全校都到天安门广场游行,打倒邓小平,支持党中央,我们喊着口号,在下雪的天气里走着,喊着,鞋子都湿透了。回到学校后,我们又贴出大字报。顷刻间,大字报又贴满了,覆盖上了以前的。没有人怀疑,没有人指责,有的是支持者、呼喊声和愤概。这时,我们知道了邓小平下台了。
五月,朱德总司令又与世长辞。我们身戴黑袖标,但是没有像对周总理那样开追悼会。
夏收季节,我们又去农村学农,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学农。回来后,老师让我们每个人写一下心得体会。我首先发言,记得我慷慨激词,记述了我们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在教育的情况,以及我对这个方面的理解和认识,自己在全班首先宣誓要毕业后到农村去,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我激动的心情简直无法抑制。就在我刚要坐下来时,边老师走过来,拿走了我的讲稿,也是唯一的一份被他拿走了。我没有任何的反映,以为是当成了楷模,但实际上,边老师将它永远收在他的抽屉里。
放学后,他把我叫到教研室,对我说:“晓升,你写的很好,决心到农村去也是很不错的,但你不可能去的,不要宣誓你自己也办不到的事情。”
我心里一振。自然我无法预测我以后的变化和形势的变化,以后是历史的变迁给我带来了机遇。现在,每当我想起此事,我都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后悔自己宣誓但又不能实现,还是要感激边老师的教诲。总之,这件事情成为我心里永远不能平静的事情,尽管其他的同学甚至边老师已经忘却了此事,可是我永远不会回避这个现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