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自己知道呀。”她反映非常快,没有直接说什么恭维的话。
一般人愿意听恭维的话,但是我时常提醒自己不要听太多好的事情,要多听不好的,这样才知道问题的所在,我才能够具体地解决问题。我想李玉平是了解我的性格的。
“我觉得,你们首先要注意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特别是生产环节要衔接紧一些,避免到了最后赶活的问题,俗话讲,三分做工七分烫,主要的还要看后面。另外包装也要注意,不能像过去一样,非常地随便,使得衣服的领子都变了型。要改变过去随便的做法,一切要讲究认真。”我提醒在场的各位。
“是的,我们会注意的。”李玉平代表大家对我保证。
我离开了车间,回到办公室里。我知道我不可能只是考虑现在做的,还要考虑这个订单完成后应该怎样做。这个是我应该考虑的。做工厂的必须要有超前的意识,否则工厂的经营就会出现以前出现的吃了上顿没有了下顿,车间工作衔接不上。我的观点非常明确,一定要使工人天天有活干,不能停下来。
“晓升,你来了。”张厂长走了进来。
我站起身,礼貌地问候他。
“我们要感谢你的努力,现在我一到车间里看看,工人的热情使我非常地感动。真是区别与过去了。大家的劲头就是不一样了。”他说的是事实。
“这个说明我们这样做是成功的。”我说。
“主要是你辛苦。”他还是这样说。
“最近没有合资部分的情况怎么样呢?”我试探地问。
“做得不好,好容易接的订单,但是质量还出了问题。”他不可奈何地说。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不解地问。
“工人没有干劲,管理阶层对质量抓得不紧。再这样下去,恐怕就要停产了。所以这边的工人也有许多的想法,抱怨当初为什么没有把他们划到合资里来。不过,我认为这个是好现象,没有比较和竞争,就没有好的鉴别。现在大家看到区别了。”他到是满自信的。
“我听到一些对合资这边的想法。”我直接地问。
“是的,我也听说了,无非是对工资问题的看法,觉得没有合资的这边拿钱多,希望你们尽快结算用掉的库存东西。”他表面上轻描淡写地说。
“哦。”
“厂子这边也是记账的,所以会计总是问我这个问题。”
“你看呢?”
“我也觉得你可以适当地给一些钱过来,使我好说话。”他的态度开始变得暧昧起来。
“我尽可能吧。”我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