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没有语调起伏的哄人方式惊呆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急急道:“你快吐出来!这药是能随便乱吃的吗?快吐掉!”
“咽下去了。”十三眨着眼试图继续哄人吃药,“真的一点也不……”
不是,封悠之到底怎么回事,这药根本没法让人昧着良心说不苦。
“其实是有一点苦,但殿下还是要吃。”十三重新倒出一颗递到她嘴边,“吃药,才会好起来。”
傅长乐被打败了,张嘴从他手里叼过药丸,嚼了两下匆匆咽下。
“我吃完了,东西呢?”强逼自己转移注意力的傅长乐冲着十三一伸手,“你查到的这八年来青山学子的科举名单,还有这几届主考官的信息,都一起给我吧。”
第10章 不,我想要的是真相
科举三年一届,又因为大庆新立,当今陛下加开两届恩科,因此在这八年间,共有四届科举。
每届科举得中进士者约有二百余人,而在这四届科考中,以青山学子的身份考中进士的人数分别为一十五,二十三,三十五,四十二。
青山书院如此稳步上升的成绩着实令人寻味。
要知道大庆共有十三司、一百四十二府、一千两百七十二县,每一届科举,都有来自天南海北无数寒窗苦读二十余载的读书人一路从童试、院试、乡试厮杀到会试,过五关斩六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到最后才厮杀出这二百名胜利者。
而单单一个青山书院,竟然在最近一届科举中,出了四十二位进士。
要知道青山书院虽历史悠久,但在俞山南出任院长之前,也仅仅是盛京城外一座叫得出名号的普通书院而已。
可在这短短八年间,青山书院却一跃成为大家默认的天下第一大院,占据了整整五分之一的进士名额。
这样的数据奇怪吗?
自然奇怪的。
可若是放在俞山南是青山书院院长的前提条件下,绝大部分人却都轻而易举毫不怀疑的接受了。
因为俞山南这一位文坛宗师的名头实在太盛了。
作为当世毋庸置疑的儒学第一人,他所编纂的经义释注广为流传,全天下的读书人几乎没有谁不曾读过看过、不曾反复背诵烂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