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毕竟对碳基生物来说,它们的智能化程度也有低级和高级,比如最低级的草履虫、绿叶植物,哪怕是大部分动物,智能化程度好像也很一般都是。
另一派则直接以碳元素为核心,试图对智能手机进行新定义,只是鉴于技术和材料,目前尚未取得突破性成果。
无论那一派,事实证明,人类距离真正的虚拟智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今天之前,米术也是这样认为的,可读过c-6给他的资料后,他发现自己错了,原来在五百年前,米氏家族在碳基虚拟智能方面的研究就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米术的第一反应是不信,可事实就是事实,他手中就有一个智能化极高的虚拟智能,c-6。
自己看到的是什么?远超这个时代数百年的全新科技体系?
作为一个科技爱好者,强大的好心情在米术的血液中燃烧,他恨不得立刻将这个体系钻研透彻。
于是本来就有点疯狂的他更疯狂了,为了学习,他废寝忘食,就连对病痛有效的极限训练,如果没有c-6提醒催促,估计也会忘掉。
转眼又是半个月过去,米术终于从电子资料中抬起头,倒不是他已将这些知识吸收完毕,而是他的精气神已达到极限,不得不休息了。
凭借仅存的意识,米术模模糊糊的找到床,几乎在拉上被子的一瞬间,他已经睡着。
再次醒来已是一天一夜之后,睡眼惺忪的米术癔症了好大一会,才从大脑当机的状态中回过神。
他不得不感叹米氏家族的强大,半个月的时间,他每天只睡四个小时,也不过读了三份资料,其中有两份还是一知半解,唯一读通的,只有《论六进制对碳基虚拟智能智能化程度的影响》。
不过米术并不是毫无收获,相反,他收获巨大,《论六进制对碳基虚拟智能智能化程度的影响》是米氏家族关于碳基虚拟智能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构建碳基虚拟智能模块的基础。
在关于此文献的叙述中,它用到了一种极其古怪的算法,六进制。
自从约翰·冯·诺依曼发明了电子计算机,它运用的一直是数理哲学大师莱布尼兹的二进制算法,二进制的优越性毋庸置疑,以至这么多年,从未有任何科工对它进行改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