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小石没有过问。
表面上看,石天两人很吃亏,其实不然,若不是亲戚关系,又相互信任,萧小石完全可以雇佣石天两人,那样的话,两人的报酬要低得多,毕竟生意是萧小石带来的。
不过,为了解决本金问题,萧小石想了个巧妙的法子,若渔民愿意将货款延压到下一次,那么收购的价格是四角一斤,要知此时田螺的收购价,仅有两角钱一斤。
这个方法除了能解决本金问题,甚至还有一个精妙的好处,那就是,还能迅速解决竞争对手,让那些收购田螺的小贩收不到货源。
如此一来,没了竞争对手,收购的场面必定火爆,可问题又来了,四角一斤收,五角再卖给顾老板,似乎没得赚头。
别急,萧小石还有后手,那就是将田螺收来后,再在一张特制的铁砂网上过一遍,将田螺分成大小两批,小的给顾老板,而大的,则当作食材卖到市场。
大家都不知道,眼下水产品流通不畅,外地城市的食用田螺非常紧俏,一旦发到外地城市,起码一元五以上,萧小石设计的真正利润,就出在这里。
他当初之所以定小田螺给顾老板,就是为此事做伏笔,当然了,所有的前提,都需要萧小石能将大田螺卖出去,否则一切都是空话。
萧小石没像后世那样,亲自跟进石天他们的收购,而是让石天喊人,将自己送到岸上,立即赶回县城,甚至连老家都没回。
渔民是朴素的,尤其还有石天姐夫出面,货源收购完全没问题,甚至数量只多不少,因为一般到最后,渔民都会将零头赠送,这个零头,可都是好几十斤的重量。
眼看临近傍晚才回到县城,萧小石顾不得休息,立即火急火燎地赶往山城路,县水产供销公司就在这条路上,若是去迟了,人家都下班了。
此时大多数是国营单位,连葛武寇都是国企职工,就是所谓的铁饭碗,也正是这一年十月,国家提出建立市场经济,很多计划经济企业才纷纷破产,算是打破了铁饭碗。
而最先被打破的,就是完全依靠计划统筹的供销体系,可此刻这些单位的职工,并没有这种觉悟,依旧是办事难,脸色差,萧小石就面临这种待遇。
当萧小石风尘仆仆,终于在临下班前赶到水产供销公司,却在门卫那里就先吃了闭门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