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后裔契丹、党项在一度辉煌后也走下了历史舞台。即使另一后裔,创造了世界史上最大帝国的蒙古如今在整个世界也仅剩千余万人。
但它的血脉,却永远融入了华夏…汉这个伟大民族中,从长孙皇后、尉迟敬德这样的历史人物、到慕容世家、独孤求败这样的文学形象,与伟大的汉文明一起,如水乳之交融,再也不可分开。
正文 黑洞!名不符实的构想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1…3…12 20:15:57 本章字数:3725
很久前就写过的文章,不过没在业界引起啥强烈反响。
作者资料
姓名:姚冬。
原笔名:外星酷哥。
现笔名:冥空星雪。
文章简介:
光子的动能=普郎克常量*光子频率(确切地说还要再乘光速比值,光速比值=当前光速/真空理想光速,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如果光子动能大于黑洞引力势能,那黑洞,就困不住这光!
正文:
很久以前,有个苹果落到牛顿的脑袋上,激起了这位贤人的灵感,领悟了万有引力: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随它们距离的平方反比例减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后来,又有位科学家约翰?米切尔,展开充分的想像:根据质能守恒定律,只要物体A的动能,无法抵消另一物体B作于用A的引力势能,那么B的引力就能牢牢束缚A。物体A的动能=1/2*质量*速度的平方,物体B的重力势能=A的质量*物体B的重力加速度*二者距离。因此,从数学上推断,当重力加速度为定值时,物体A能否摆脱物体B,就取决于A的速度!对地球来说,凡是速度不高于7。9公里/秒的物体,就无法逃脱地心引力的束缚。如果某天体的引力足够强大,连速度不高于30万公里/秒的物体,都无法逃脱它的引力范围!而光的速度正是30万公里/秒,也就是说,这种星体的引力能把光都吸回去,外界根本无法发现,看上去就像一个漆黑的洞。他把这种星体,命名为黑洞。
一般认为,黑洞的产生过程类似于中子星的产生过程;恒星的核心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缩,发生强力爆炸。当核心中所有的物质都变成中子时收缩过程立即停止,被压缩成一个密实的星球。但在黑洞情况下,由于恒星核心的质量大到使收缩过程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中子本身在挤压引力自身的吸引下被碾为粉末,剩下来的是一个密度高到难以想象的物质。任何靠近它的物体都会被它吸进去,黑洞就变得像真空吸尘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