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林若煌一口答应了下来。韩涛个性爽直,性子认真,又同是留洋的校友,他几乎当弟弟看待。及至后来,韩父委托的开办茶庄,帮助韩涛结交政、商界要人,林若煌均一一办妥。
岂知韩涛不仅对了林若煌的眼,也同样征服了林若诗的心。林若煌虽不明白小妹是何以爱上了韩涛,但眼见小妹芳心暗许,韩涛又一表人才,就决定暗自撮合。
经过数番观察和旁敲侧击之后,他确定韩涛和小妹已是互相爱慕,就私下写信至北京向韩老爷子提亲。
他本以为凭他林家在生意场上的威望,凭他林家与韩家的两代交情,凭他林家的家世,这门亲事必定成功。
谁知韩老爷子回的信中除了对他的帮助表示感谢之外,对亲事绝口不提。
林若煌以为是自己判断错误,韩涛不喜欢若诗,就特意安排了韩涛到他屋里喝茶,助其明了若诗的心意。
韩涛初时颇为激动,显然是对若诗动了情,随后脸色陡然变换,与之前的欢喜样完全不同。
林若煌心知有异,就派了林裕去韩涛老家京城调查。
查回来的结果另林若煌大吃一惊,韩涛竟然有未过门的妻子。这位徐书亚是韩老爷子好友的幼女,曾许下娃娃亲。后来徐家触怒了大总统,徐父被安了个罪名投牢,不久就死于狱中。期间徐书亚曾投靠韩府,被韩老爷子以未经婚书的由头给拒了。徐书亚无奈投靠了一个远亲,该远亲因办事得力,被大总统赏识,成了新的京城显贵。韩老爷子为了结交他,又向徐书亚提了亲。约定在韩涛归国的当年年底与成亲。
而韩涛显然不愿意和徐书亚结婚,一回国就借口采办茶叶和丝绸,逃到甬城来了。他以为韩涛曾接受过西洋教育,所以才不愿意结这个旧时代的婚。既然韩涛不愿意,既然已经对若诗动了情,只要他韩涛坚持,林若煌觉得事情就好办了。
林若煌又写了第二封信言辞谨慎地向韩父提及此事。韩父除借口韩涛已有妻室,高攀不起林家,婉言谢绝外,还暗示林若煌适时劝慰韩涛,让其早日回家成亲。
那封信的结尾就是那句:“若能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则不愧对列祖列宗,九泉之下也能瞑目已”。只是称谓从父亲改为世伯而已。
修长有力地手撕开一封封信,信中不但提及韩涛与若诗的事情,且措词一封封地严厉起来。到林裕拿来的那封,几乎到了怒骂的地步,全然没有长辈的风范。直言若诗已是残花败柳,让韩涛不要昏了头。信纸随意摊在书桌上,笔迹张扬,毫不掩饰地表明写信人的情绪。林若煌不是不知韩涛与若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