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尹凡,河阳新区的规划是请的香港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专业的专家来设计的,光设计费就花费了好几百万。尹凡在省委办公厅工作时也曾有机会到省城和外地一些地方考察,走马观花地看过一些地方的城市建设,感觉到河阳这儿的新城建设从现代气息上比别的地方并不差,但有些遗憾的就是与别的地方看去几乎大同小异,没有多少自己的特点。他把自己的想法和黄斌讲了,黄斌虽然赞同他的看法,但仍有些不以为意地说,要说特色,我们河阳本来就没有什么特色,历史上就是不怎么知名的地方,又没有出过特别有名的人物。唯一一个曾经在宋朝当过宰相的人,其名声又不是太好,也就不好强求什么特色了。再说了,要说特色,史市长说过,现代化就是特色。没有现代品位,什么历史古董,什么文化资源都上不来台面。一听史市长竟然有这样的观点,尹凡倒觉得有些不可理解了。不过,心里的看法,他不会当着黄斌的面说出来。
一条新修的马路成为新城区和老城区的分界。这条路连通去省城高等级公路,两旁都是刚刚完工的门面。黄斌告诉尹凡,这些门面,包括修建这条马路的钱都是通过集资筹集的。市财政这些年搞市政建设,很多情况下就是通过这种经营城市的做法,以土地换取建设资金。黄斌说,这里准备搞成一个大型的商业城,因为它处于重新规划后的黄金位置嘛。
尹凡想,看来这座即将投入使用的商业城连通了河阳市的昨天和今天啊。
后来,一有了零碎时间,尹凡不再通知有关的局长们,只让小罗带着,到老城区的一些地方随意转转。老城区有些地方他过去是熟悉的,这回他让小罗带他到自己以前从来没进去过的一些偏僻街巷,这让他看到了过去从未了解到的城市的另一面。
在那些地方,尹凡看到了另外一种景象。从宽阔的主街道拐进去,只要绕上两个弯,就进入了一条狭窄拥挤的小巷,小巷的路面不过一米来宽,路的两旁一色的低矮平房。平房有砖砌的,有木板搭建的,很多已呈东倒西歪状。多数的房屋屋顶不是水泥预制板,而是老旧的鱼鳞瓦片,仰起头随便往上看去,可以看见有些瓦片已破碎,瓦缝中长出半尺多高的蒿草。
巷子的路面很不平整,是青石条铺成的,有些地方的青石条已经断裂,还有的地方用水泥糊了一大块,很像地面上打着一块大大的补丁。巷子里到处坑坑洼洼是污浊的积水,穿着皮鞋要小心翼翼地走,才不会踩到水坑里。菜叶、果皮和塑料袋到处抛得是,直到走出巷口,尹凡才看见与这条巷子相交的另一条巷子上摆着一个垃圾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