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更多的人参与三产发展以及扩大招商引资,参与招标者必须是在河阳市没有固定商业摊点的人,而原先凡已经在河阳各商业点从事固定经营的商户,不得参加招标。按照这份文件的条文,那么那些在老商业城从事经营的商户也同样没有了参与招标的资格。
这份文件是尹凡到河阳工作前几天下达的。但是,当时文件出来肯定顾顾忌到可能产生的社会反响问题,因此文件内容一直作为高度保密的信息,限制外传。
不过,纸毕竟包不住火。在河阳这个地方,任何被称为机密的东西都不可能长期机密下去,用不了多少时间,那些所谓的保密信息便会像渗水一样从一些不易察觉的角落渗向社会。
河阳商业城的商户们渐渐知道了这个消息,第一反映都是气愤。他们又找到臧国庆说这个事。不过这一次找臧国庆,商户们的情绪就没那么好了,大家一边骂政府不守信用,对臧国庆说的话也开始有些难听,讲他与政府合伙来欺骗大家。也有讲一点公道的就说,这也不能怪臧老板,他自己集资拿出的钱最多,他也被蒙在了鼓里呢。
的确,臧国庆虽然是政协委员,但关于这份文件的情况,他知道得甚至比某些商户还晚。尽管正式文件谁也没看到,但根据这次传闻的内容,大家凭直觉都相信其十有八九是真的。
政界乾坤 第四十章(3)
臧国庆和一些商户代表分别找相关主管部门询问情况,可是这些单位却没有一家承认他们已经发出了这样一份文件,不是说相关方案正在起草中,就是说还要等上级的具体指示,有的干脆一推二六五,回答三个字:不知道!
主管部门不肯透露情况,他们就调动各种关系进行刺探。刺探来刺探去,竟然获得了这样一个消息:参加竞标的人选居然都大致确定得差不多了,其中有好些是市里一些相关局的局领导亲戚,这些人当中绝大多数过去没有从事过商品零售的经历。他们有些是办乡镇企业的,有些是跑运输的,还有些是种田的农民。他们之所以纷纷参与到新河阳商业城店面的竞标中来,当然是看见原先的商业城经营效果好,许多的商户都赚了钱,而新商业城所处地段是“黄金码头”,其赚钱的可能性更大——这是河阳目前最炙手的一块肥肉,热腾腾,香喷喷,过了这个村,今后很难有这个店,因此都想来“抢滩”。竞标的内定名单中还有少数外地人,那些人也大多不是从事商品零售的,不过他们具体来历就不是很明白了。
这些情况一凑,河阳商业城的商户们都嗷嗷叫了起来,他们联名给市长史朝义写信,要求公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