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们提出的合理要求”的新闻后,他由始而惊喜到倏然醒悟——市政府发生的这180度的转变,一定与小本子上的电话号码有关。他开始不愿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样猜测市政府态度转变的原因,但他实在找不到别的原因来解释这个转变,因为他相信上访那天郭天明所说的话其实正代表了市政府包括史市长的初始观点。眼下商户们都确信史市长是英明的,善待群众的,是讲道理、讲原则、讲信用的,但他以为,如果不是市政府领导的同意,几家部门那个“秘密文件”不可能出得了台。是小本子上堂兄臧国华将军的电话号码让形势起了根本的变化!这样一想,他就不仅没有为新文件的公布而感到多少喜悦,却觉得这里面更体现了某种不公正和不道德。但他却不能说什么,不仅自己的分析无法跟大家说,就是自己那晚上的荒唐经历也不敢跟大家说——连家人他至今也没有吐露一句话。因为要是万一透露的话,那给公安、给市政府、给那几位朋友也包括给自己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同时让商户们增添对市里的不信任,弄不好还可能由此引发新的矛盾。于是他决定对那晚的一切保持缄默,不事声张。表面上,他附和着大家的话,表现得和其他人一样高兴,但内心却觉得自己平白增添了一份认识生活的独特阅历。
政界乾坤 第四十五章(1)
在市直机关干部大会上,市委书记高前向全市干部做了关于市委赴沿海地区学习考察团的学习考察报告。
这次出去,高前带了各个区、县的区、县委书记和组织部长,主要是学习考察这些地区培养和使用干部、重视和引进人才方面的做法。在报告中,他讲了这么一种观点:我们河阳这样的地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讨论起来大家都说主要是人的问题,是干部素质问题。这次出去考察了一阵,才发现,从干部的个体素质来看,我们的干部并不比沿海地区差。论学历、论知识面、论事业心和责任感、论工作经历甚至论改革意识和改革观念……都是如此。我来河阳时间还不长,但据我和许多干部接触,他们看问题的深度、他们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以及提出的对策,其实都很有见地,并不像别人所讲的那样,经济落后地区的干部水平低下,素质不高,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我们考察组一路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快还是慢,决定因素当然是干部,但限制了干部工作能力施展的却是背后的干部考评选任机制。干部选任的标准不科学、不准确,导致有才学、有能力的干部上不来,而与领导亲近的人则更容易得到提拔,这样不仅挫伤了一大批干部的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