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先是想以此为跳板,继续回市里坐机关当官,现在是想取悦你们这些父母官,借企业改制,自己当老板。”
“照你这么说,他这样做,不等于给自己将来背了个大包袱,忒傻了一点?”
“他才不傻呢。虱多不咬,债多不愁,远方欠银行贷款,早就过亿,也不在乎多背这一点。再说,欠贷越多,把银行套得越牢,更不敢轻易拿他怎么样,相反,为了在自己的任上不致出现这么一大笔死帐,绝对会希望他继续苟延残喘。再者,为了社会稳定,害怕把下岗工人推到社会上,你们这些当首长的,也会主动出面帮他做疏通工作的。”
“你说的这些,就算都成立,那他将来接个烂摊子,能落到什么?”
“当然能。他盘算的是利用管理上的漏洞,把经营的钱,全部转移到外面,到时候拍屁股走人,带着技术人员和用国家的钱培育起来的销售网络,去注册开办自己的公司,把债务和下岗工人,全部甩给政府。你知道,工人对企业改制最担心什么?”
“你说?”
“担心成为有些人对国有资产的最后一次掠夺。”
一阵沉默,听得清河床里潺潺的流水声。
白向伟突然抬头问道:“唐西平呢,他掏的可都是自己口袋里的钱?”
“自己口袋里的钱?光临河饭店,他投进去1。6个亿,他口袋里,能有多少钱?”
“账,毕竟记在了他的头上嘛。”
“他瞄的是临河苑开发。想通过此举,获得政府的支持,路修好,改善了楼盘的交通,可以增强购房者的信心。凭直觉,这里面如果没有猫腻,才是怪事!”
“若诚,我原想,今天在临河宾馆,你也会有所表示的。”
“我是商人。”
“这话是什么意思?”
“商人投资出去,是要讲究回报的。”
“难道,商人就不要爱心?”
“爱心当然要。但我认为,机关干部提供廉洁高效的服务,教师多培育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商人经营好自己的企业,为国家多纳税,才是最大的爱心。”
白向伟若有所思地说:“无利不起早啊!”
林若诚坦然地说:“如果没有这个意识,这人肯定成不了一流的企业家。”
“若诚,说一千道一万,你还是心疼你口袋里的钱。”
“白书记,你说得不错,因为我的钱,都是千辛万苦才挣来的,而不是大风刮来的。”
白向伟回到住处,睡得很晚,又很快从噩梦中惊醒过来:临河大道修到一半,唐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