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结果并不矛盾。报案者是死者的同学,他无意中看到自己的同学和一个女孩子一起走到这个很偏僻的地方,感到很好奇,于是悄悄的跟了上去,这完全符合逻辑。凶手应该有至少两个人,其中一人是将死者引诱进入伏击地点的女子,另一人在现场外围排除干扰,为同伙劫杀死者创造条件,所以报案者后来才会在现场外围被击昏。凶案发生后,报案者忙中出错,打到了火警119,导致延误我们出警时机,由于考虑到报案者只是个高中的学生,所以造成了这样的失误并不难解释。”局长一一回答。
“事情可能并不是这么简单,首先,大家看看照片。”大军拿出手上的一张照片“这是消防的同志们拍下来的资料,照片中报案者指着他被击晕的位置在向消防的人解释着。”
“可是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在场内的这个地方有一根铁棍,”大军指着照片上的某个位置说道“而报案者的右手心上恰好也有一快铁锈留下的痕迹,这说明报案者当时很有可能在手中拿着这根铁棍,他这是想干什么?为什么在他的证词里对这一点之字未提?我建议咱们在现场的同志立刻将该物取回为证。”
“还有,罪犯将死者引诱至偏僻的地方,其目的是为了掩盖犯罪痕迹,既然有同伙守在外围排除干扰,那就没有理由仅仅只是将报案者击昏,而不是杀人灭口。”大军稍微停顿了片刻之后继续说道“报案者提供的证词上说,他当时是被神秘人从背后偷袭一击至昏过去的。可大家看看他脸上的伤,明显是被人从正面攻击的,他为什么要撒这个谎?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此刻,四下里顿时议论纷纷。
第三十一章 前车之鉴
审讯室内,面如死灰的报案者在经过一番毫无意义的挣扎之后,终于老老实实的交代了整个事情的全部过程。当听到报案者描述的那个女孩的特征之后,冯警官脸色铁青着,一双虎狼般凶狠的目光死死的盯着眼前的那个可怜兮兮的家伙。
另一方面,大军他们还在现场卖力的收集着各种证据。
“老刑,你说这房子是自己倒塌的,你确定吗?”大军向身边的一位专家询问道。
“当然可以确定了,我干这行都这么多年了,这建筑物是自己倒的还是人为破坏的咱只需要几分钟时间就能分得清清楚楚,保证没得错。更何况,这片厂区当初就是我下令封闭的,我太清楚这儿的情况了,这里整个就是一豆腐渣工程,要是给它建起来了那还了得?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铁路线离这里这么近,它居然还能拖到现在才倒,真令我感到有些意外呢。”老刑自信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