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军,你晚上将你和那孩子的谈话给我写一份书面的报告,我可能有用!”苏浣东沉吟了片刻道。 “是!我明白!”看到父亲这样的重视,能够帮上父亲的苏爱军心中也很高兴。 “要事无俱细地写清楚,和铁路有关的事情,一字都不要拉下!”苏浣东又叮嘱道。 苏爱军退了出去,坐在写字台后的苏浣东看着写字台上尚未写完的报告,对于苏爱军口中的这个孩子,突然多出了几分兴趣…… PS:我已经说过了,这是似是而非的“历史”,所以诸位对于这其中的一些细节,就不必深究了。比如,八四年,铁道部有没有计划发展司这个部门之类的。我想有着类似职权的部门肯定有,但是不会叫这个名字。咱们国家的政府机关部门的设立、削减太快,而且名称也是翻来覆去的变,如果说一切都要尊循现实,仅仅这些名字就够我花很长时间去找,并且核实了。实在是花不起这个时间。所以请熟悉铁路部门的书友高抬贵手。
第三十三章 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方明远自然不知道自己在火车偶然相遇的苏爱军,居然将自己的那番言论捅到了铁道部计划发展司司长苏浣东的耳朵里去了。更不知道,这位也算得上是铁路部高官的苏浣东已经对自己产生了相当浓厚的兴趣。此时的他,正在和方家二老在白家人的陪伴下,重温着京城的风光。在方明远的记忆中;上一世他来京城已是八八年的冬季,四年的时光,已经令京城有了相当大的变化。 这几天的时间里,方明远在海庄镇的“丰功伟绩”已经在白家人中广为流传。而他那些雷人的语句在引来了大家一次次的哄堂大笑后,也在那些表哥表姐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舅舅和几个姨、姨夫对于这个最小的、也是嘴虽甜的、也似乎是同龄人中最聪明的外甥是格外的喜欢,每个人来,都会带着最好吃的东西、最好玩的玩具来。 由于方家二老并不打算在京城多呆,在春节前,就打算返回海庄镇过年,所以这几天来,接待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陪同着二老游遍京城,方明远自然是一路跟随。但是对于久居京城的白家人来说,却很奇怪地发现,方明远似乎对北京四城区的景点都很熟悉,一说起来,就知道具体的方位。而且在逛这些景点的时候,有时候看起来似乎更像是有些腻烦的模样。就连北海、景山、故宫、颐和园这样的地方也不例外。 在说起此事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应当是一种错觉。也许是小孩子对这些景点还没有什么兴趣,他们更喜欢的,应当是动物园。八四年的时候,京城还没有一家像样的游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