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的一切想法,包括小郝。他有意无意地暗示和拒绝过小郝。小郝也是聪明人,知道她根本没有希望。尽管这样,她还是愿意接近建国,只是已经没有了别的想法。建国帮小郝干活这件事,他之所以没有告诉周秀美,就是怕她误会。
建章问建国周秀美知不知道他和小郝的事,他说知道,那是他在撒谎,他怕说实话建章再进来插一杠子,事情会弄的更糟糕。
他相信他和周秀美的感情,但他还是想事后费些口舌给周秀美解释。没想到他准备的一大堆话全没了说出来的必要。他暗暗庆幸自己没有找错人。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令他十分满意的未来终身伴侣却和他的家庭格格不入。这是后话。
工作和爱情都十分顺利的建国,心里藏着一件事,没有对任何人讲过,包括周秀美。这件事就是建章的出嫁和他不太久远的婚事对他的影响。
建章成家晚这已是一个既成的事实,而且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的另一半在哪里飘荡。造成建章至今未出嫁的原因大致有两条,一是她太顾这个家了,几乎就是半个家长,可以说她的全部心思一半用在了工作上,另一半用在了家庭上;二是自视清高,别人给介绍的对象也有几个了,却一个也看不上。这是建国的真实想法,与他和建章谈这件事时有很大出入,尤其是第二条。建章认为自己为这个家庭做出的牺牲要让家里人知道,最起码要让父母和建国知道。她这样做,不是表示她很功利,而是想证明她的存在和价值。在这一点上,建国和建章的看法是一致的。建国认为,如果这事放在自己身上,他也会这样做的,而且肯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问题是,建章虽然是家里的长女,毕竟是个女的,找一个婆家嫁出去,和这个家就不会再有经济上的纠葛,一切万事大吉。建国就不同了,他是长子,无论是现在还是成家后,他都将永远背负着家庭这个沉重的包袱,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家庭经济的变化,这个包袱有可能变的轻一些。
两人在谈论对家庭的贡献和家庭对自身的回报这个问题时,其看法惊人的相似。建国认为,父母无法选择,家庭无法选择。生活在这样一个贫困的大家庭中,作为已经参加了工作,能够自食其力,还要担负起替父亲养家糊口重任的长子长女,做出一定的牺牲那是理所当然的,也是不容推辞的,这是命,是无法选择的命。这也是他们在分析和研究了厂里及邻居中的同龄人后得出的结论。在他们周围,象他们这样的家庭实属罕见,所以他们更加的感到了自己的出众,是无奈的出众。
父亲应承认,母亲应承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