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人用电表试了试才知道。我刚才买了两个新的换上去,一试,就这的毛病。建军火烧火燎地站起来就要走。建华立刻也站起来挡住他的去路说,不许去,都走了这个帘子还穿不穿了。树生你来得也真是时候,你没看我们正干的好好的,你姐都来帮忙,你却来拆台,真是!树生这才低头注意桌上的东西,问明事由后抱歉地说,对不起,对不起,我不知道你们正在干这么伟大的事业,算我赔罪,我和你们一块干好不好?说完他像一下忘了收音机的事,找了个凳子坐下来。建军本来想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个借口乘机溜出去玩,树生一坐下来,又玩不成了,只好踏下心来干活。
以后的几天里,无论是上班的还是上学的,下午回到家后除了写作业和必须办的事以外,大家都把心思用在卷纸卷刷油漆上。这其实也是眼下正该做的事情。天正热着,纸帘子做好就可以挂。家里每年夏天挂的那块竹门帘早已破旧的快散了架,只剩中间一块还有几根竹条,四周都被布条围的严严实实。
一个星期后,胡同里第一块纸门帘挂在了门上,图案是几朵鲜艳的西番莲,这是父亲选的图案。在父亲所喜欢的花中,这种花是首选,它的别名又叫大丽花。门帘一挂出,街坊四邻都来观看。这是继父亲搭的鸡窝后,这个家又一次被这么多人重视。挂上这块纸做的门帘,整个家都显得堂皇起来。
建华一下成了街道里的名人,这家请她去指导,那家让她去帮忙,弄的她放学后不得不先在学校把作业写完。另外她还惦记着给米奶奶许的愿。
第十九章 见义勇为
第十九章 见义勇为
在经过了仅有的两次家访后,建党的学生时代在默默而悄无声息中即将结束。建党自上小学到现在虽然一直是静悄悄的,但就在他即将毕业时,毛主席的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把他的生活搅的不再平静。
父亲的思想乱套了。原来的思路突然中断了。建章和建国参加工作这几年来,家里的生活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父亲乐观地认为,等到建党毕了业,也参加了工作,那么家里就又少了一个吃闲饭的,而又多了一个挣钱的,那情况和现在就又大不一样,那就是四个人养活九个人,比早先一个人挣钱养活九口人不知强多少倍。现在突然要搞什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学生高中一毕业,都要到边远的农村去,而且这一去就很有可能永远也回不来。这难道不是命运在捉弄人么。
建章和建国的思想乱套了。除了父亲外,两个人都是这个家庭的抚养者,他们对自己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