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话,建党是死活都不愿意说了。
其实就是建党本人也无话可说,他也没弄清楚是什么原因,本来是想请对方看电影的,可不知为什么,对方和他只聊了没几句,也没走多长时间的路,二人不说话的时间比说话的时间长的多。建党也实在找不出该说什么,说了没几句就觉得没什么可说的了。后来对方就说要回家,并说以后不要再见面了。
建党十分恼火,这一次又是死得不明不白的。
第四十一章 两件难事的结局
第四十一章 两件难事的结局
父亲刚数过两次建军挣回的大钱,心里正乐呵呵地思谋着,这是不是就是好日子的开始,建华的来信把他的好心情搅的踪迹皆无。这段时间里建华的来信比以前频繁了。每次来信都要提谁谁又办了返城,知青点还剩下几个。这次来信说,知青们就快要走光了,剩下几个回不去的也早不出工了,整天呆在屋里,男的喝闷酒,女的闲聊发牢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几个人凑在一起不是打扑克,就是唱知青自编的充满忧伤和哀怨的歌。
知青的歌曲有几首流传的比较广,这其中有的是套用当地民歌的曲子,填上知青生活和苦闷心情的词;有的是一些颇有音乐细胞的知青,几个人共同填词配曲谱写的歌曲。这些歌曲,曲调哀婉动人,如诉如泣。这些歌曲最早出现在遥远的北大荒,那里地阔人稀,天高地远,一望无际。这样的环境,让人在不同的心情下,产生出截然不同的两种心态。知青们来到这里,怀着一腔热血,满腔热情,欲在这广阔的天地里,战天斗地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来,做毛主席的好战士。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的变化,社会的发展,他们的信念动摇了,理想破灭了,精神支柱倒塌了。他们的眼前变得模糊不清。迷失了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开始感到苦闷和彷徨。烦躁不安心神不宁的情绪和思想急需有一种东西作为载体进行挥发和表达。这时知青歌曲应运而生。歌曲所表达的内容,与知青所思所想的高度吻合,使知青歌曲迅速在广大的下乡知青中传唱开来。他们中的一些积极分子,不惜自费奔走于各知青点,以此加快歌曲的流行,更准确地说是加速了知青动荡心情的整体宣泄,歌曲的迅速传播,在广大的知青中渐渐地形成了一种弥漫在人们心中的知青情结。
知青歌曲的流传象毛主席语录一般,在知青中无需组织安排,没有强制命令,每一个知青都将一首歌曲巧妙地融入自己的苦闷和思想,在不经意间毫无节制地挥洒着自己的情绪。
建华他们这个知青点有个男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