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们会选一个比较合适的人做‘跟进’。‘跟进’要了解新人的思想活动。根据他(她)思想上的波动做出相应的反应,打消新人的顾虑,配合家长、主任、经理做工作。当然‘跟进’不是跟踪,不是说新人走到那里就跟到那里。这样会使新人产生逆反心理,反而得不尝失。所以能够做好‘跟进’对我们每一个从事这份事业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推荐人要主动的承担起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别人侧重于给新人做工作,为推荐人付出,推荐人要通过这些方式来回报大家。
“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的是要抬家长、抬主任、抬经理。主动热情的打招呼,给家长、主任、经理倒水等等。这样有利于家长、主任、经理做工作。”
接下来吴主任讲了从给新人“做ABC”到“家庭式业务洽谈会”,从给新人做思想工作到列“业绩分配图”,从“对话节目”到新人加入。。。。。。子扬听的有些心不在焉。
第十三章、回归
没过多久,张远光主任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又过了些日子,韩冰菱也走了。
体系的气氛有些消沉,虽然家长、主任用了一些方法来刺激,效果并不明显。
体系里也不断有新人来,但最终没有一个留下。新人来加入前的费用是由其推荐人承担的。这个一来一去的过程,消耗了很多财力。每人每月的费用只有二百多,但对于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的人来说却有着很大的压力。每个人的储备情况也不相同,杨宾在子扬没来之前早已弹尽粮绝了,和董文珠一样靠冯主任垫付。此时的冯主任也只有向他家里要钱来维持。他的四个业务员只剩下王祥和张扬还能支撑。这种尴尬是子扬始料未及的。到了这个地步还要做下去,难道真得能如他们激情澎湃的语言中所说的那样取得成功吗?激励的语言可以促人奋进,若路走错了就只会越走越远。然而这路又有谁能看的清?
对于子扬的不温不火,冯主任和其他家人都非常着急。于是轮番轰炸给子扬做思想工作。督促子扬尽快发展。子扬以思想上没有准备好为由,只是推脱。然而下一步该怎么办,子扬迟迟没有决定下来。子扬深深地牵挂着马琳,觉得应该回去,回到马琳身边。可是经历这番波折,子扬的心有不自觉的逃避感,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马琳。他觉得对不住她。这一切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可是……
子扬拨通了玉林的电话:“喂,玉林,还好吗?”
“噢,是子扬啊!还好,还好。你还记得给我打电话啊?”玉林的语气很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