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墓娑ǎ静幌M霸苯峄椤⑸⒆印H绻蛭彝ビ跋旃ぷ鳎突岜蛔史酱峭恕T谡庋幕肪诚拢纠锏娜辗胶椭蟹降呐霸本蠖嗍峋鼍芫橐觥5侥壳拔梗境艘桓龊茉缇鸵丫峄榈乃氖此甑呐碇猓溆喔鞑棵诺陌琢炫匀际堑ド砼恕2煞盟鞘保势鹚嵌孕员鹌缡拥目捶ǎ撬担骸ㄈ绻嫡饨凶?歧视'也是可以的,为什么男人可以结婚而我们却不能呢?但是想一想觉得不结婚也好,结婚的男人可以不管家,女人就不行了,如果有了小孩而女人仍然在外面工作,那么抚育孩子便成了一个难题,这么一来必然会影响到婚姻的稳定。我们已经自由惯了,也不想被家庭拖累。当然上班的时候并不自由,上司管得很严;但是下班很休闲,没有家的管束,可以逛街、吃饭馆、泡酒吧,可以和任何男人交朋友,比有家的女人强多了。如今我们公司工资高、福利待遇好,只要我们坚持不结婚,趁年轻多干几年、多挣点钱有什么不好?实话说,像这样高级的白领生活也不是在别的地方想拥有就能拥有的,为了这一切,我们宁可不结婚。〃
家庭,可以影响子女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工作环境,有可能影响一个群体的生存结构。这样的影响依然是个别的或是有限的。但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都有可能对民众的生活方式的选择产生直接的强制性的影响。
瓶子人与环境(二)
葛红兵 胡榴明
下面举两个国外的例子:
例1:欧洲近代历史上的单身者。18世纪和19世纪的西欧,有1/3的年龄在44岁以下的女子未能结婚。究其原因如下:当时欧洲国家社会阶层的构成实行的是封建世袭制,身处社会中下阶层的男士往往求助于婚姻,希望依靠妻子娘家的钱财和权势发达,于是家庭环境清贫的知识女性就很难找到条件好的丈夫,又因为不愿意降格和平民通婚,所以只好选择过单身女人的生活。这样的单身女人以英国居多,如女作家简·奥斯丁,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两姐妹,英国作家查尔斯·兰姆的姐姐女作家玛丽·安·兰姆等。
例2:1999年,日本东京30岁以上男子一半以上没有结婚,另据日本厚生省估计,1980年以后出生的女性14%将会终生独身资料引自《中国婚姻家庭的变迁》一书中李鸿飞先生的文章,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日本城市大龄青年晚婚和单身的现象已经引起日本社会学家的关注。由于20世纪中后期日本社会经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