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团体的关心和爱护,社会活动完全公开化,压力从这方面说已经减小,这使他们更看重个体自身的利益而不大注重整体生存境遇的改善。一个没有稳固群体观念的社会群体,也就没有统一的群体意识。相近的思想和行为意识,并不是单身者亚文化群体必然形成的条件。
不过,单身者之间情感的建立依然是有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相互之间长期交往产生的友谊或者是利益关系。有人排除利益,认为利益使人相互争斗,其实这是个误区。在利益一致的前提下的共同奋斗之中有可能产生情感。单身群体,从表面上看来应该是有情感基础的,因为他们共同面对着强大的主流社会集团。主流社会里,单身群体的亚文化是遭受排斥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单身者和一个已婚者发生感情纠葛,绝大多数情况下主流社会的舆论会倾向于保护已婚者家庭,而将那个单身者视为第三者,而不管这之中真正的感情上的第三者是谁。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尽管单身者之间在单身俱乐部相处的过程中也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不信任、不认同,在遇到类似问题时,他们对调查者的回答常常又很一致,他们大多是站在那个单身者的立场上说话的。换而言之,他们互相之间存在着一种情感上的不自觉的战壕意识、抵抗主流社会的意识、帮助和自己有同样命运的单身者的意识,这是单身者亚文化形成的重要基础。
人与人之间总是有情感的,只不过是深与浅的不同。在单身群体里有几种相交至深的情感,这情感不是来源于男女之间的性爱,而是来源于男人和女人之间或者是男人和男人之间、女人和女人之间的友谊。这种情况发生在以性的意识为交往基础的单身群体中,情感不是因为性而是因为友谊。这本身很能说明问题。
参加单身俱乐部活动的单身个体,很快就会组合成一个个小型群体,来抵抗大型活动因为忽略个体而造成的形单影只感。单身者就是为了排除孤独而来,一个人躲在家里孤独是可以承受的,而身处群体性场合的孤独,那就让人很难承受了,所以单身俱乐部里的单身个体基本上都有着自己的小圈子,三个五个一起,有一个相对独立的阵地。这个小型群体里相互之间非常平等和团结,是一个利益和友谊相交融的小团体。
前几章提到过的小林就是这样结交了一批女朋友,每次来单身沙龙必定三五成群,几个单身女人在一起,热闹得像一台戏。坐在桌子旁边,即使没有男人也不觉得无趣。我们的调查对象小张,上一章我们也曾经提到过她,48岁,离过两次婚,准备独身,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