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男权为主导的社会意识形态笼罩下,拒绝婚姻也是女性对男权社会主流意识的反抗,例如上面提到的旧时代广东民间的〃自梳女〃。对于婚姻的态度,男人选择拒绝多数是为了摆脱家庭的责任;而女人选择拒绝是因为她们不得不拒绝,她们拒绝的也许不是婚姻本身,而是婚姻中的男权意味。尤其女性高级知识分子、博士研究生选择单身的现象比较普遍:上海一所高校的调查表明,27岁以上女博士单身率达到80%,这个数字非常惊人,她们不是找不到对象,而是找对象对于她们常常意味着向男权社会妥协她们中许多人不得不放弃婚姻而选择继续深造。
女性对于婚姻的抵制人类史上由来已久,她们中的一部分人并不认为婚姻于她们有什么好处。因为婚姻从它最初诞生时对于男人和女人是绝对不平等的,它本身就是父系社会男尊女卑的产物。恩格斯说:〃母权制度的颠覆乃是女性历史的失败,丈夫掌握了家中的管理权,而妇女失掉了她的荣誉地位,变为仆役、丈夫淫欲的奴婢及生儿育女的工具。〃
这一段话虽然是恩格斯对家庭创始之初的男人和女人不平等关系所作的论断,但是在今天,依然有它适用的范围。妇女之所以易接受单身生活方式,是因为她们在传统家庭中的获益从来都比男人要少得多,而且所受的屈辱从来就比男人要多得多。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所身受的压迫和不平等,首先来自于家庭内部,其次才来自社会。历史上有一些非常富于智慧的男人也轻视妇女,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认为:〃男人本性高超,女人低卑;一方是统治者,另一方是被统治……男人的本性较女人适于发号施令,我们必须把女人视作天生的残缺。〃
《失乐园》的作者英国诗人弥尔顿在谈到家庭婚姻之中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时说:〃一种与他如此相像的生物竟需臣服于他(男人),对他真是极大的荣耀。〃(美)赖德勒:
这些伟人和哲人的话今天看来自然是十分荒诞而没有道理,但是从另一个侧面来说,也可以看出在传统社会女性所受到的压抑。在封建意识强大的中国,妇女地位的不平等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能解决的,〃包二奶〃、养情妇、贩卖人口、买卖婚姻、雇工制度中的性别歧视、家庭暴力等社会暗流使她们最先成为受害者,而这种受害者的身份又常常加重她们在家庭中受役使的程度。
3女权运动和妇女解放
西方女权主义兴起的时代是单身女性文化的一个高涨时期,女权主义的最高行动纲领就是脱离家庭婚姻和男人,建立一个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