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那个男子趿拉着一双红色绣花棉布拖鞋回去了。
几天后,当我们正如火如荼地排练的时候,传来敲门的声音。我们停下手中的乐器,打开门一看,原来是隔壁的女子。
“是不是吵到你了?”我问。
“没有,我在隔壁感觉你们的音乐挺好听的,想过来看看。”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说我们的音乐好听。
“进来坐吧。”我请她进来。
“你们练你们的,我随便听听。”
一曲演奏完毕后,女子鼓起掌来,说:“挺好听,你们是干什么的?”
“我们是学生,大姐你是做什么工作的?”齐思新随口问了一句。
女子很坦诚地说:“我是做小姐的,真羡慕你们学生,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
“我们也有特多烦恼,要不然我们干嘛用音乐表达。”
“你们在哪个学校上学?”
“北X大。”
“哦,我知道,和我在一个歌厅干活的女孩就是你们学校的。”
“是不是叫沈丽?”杨阳问道。
“你怎么知道的?”女子很吃惊地问道。
“丫挣过我的钱!”杨阳说话毫不客气。
“其实沈丽这个女孩挺不容易的。”女子说。
“她有什么不容易的,一边学习文化知识一边挣着钱,两不耽误。”杨阳说。
“你不了解她家里的情况,她的家庭很困难……”于是,这个女子便给我们讲起关于沈丽的故事:
“两年前,我在从老家开往北京的火车上遇到了沈丽,她坐在我的对面,模样很寒酸,坐了十个多小时的火车,她只吃了一个苹果,啃了一张大饼,我以为她是来北京打工,可一问才知道,她是来北京上学而且又和我来自同一个县城,只是不在一个村子。她问我是做什么的,我说我给朋友帮忙做买卖。
由于我们是一个县的,我又看她孤苦伶仃的挺不容易,我知道一个人出门在外会有很多困难,便把呼机号留给她,让她有什么困难找我。下了火车,我们便各奔东西。
第二天,我的呼机响了,我回了电话,原来是沈丽找我,她约我在你们学校门口见面,说是有要紧事儿,我也不知道她找我究竟会有什么事情,便风风火火地赶到学校,已经在校门口等候多时的沈丽把我拖到没人处说:‘兰姐,’我叫马晓兰,所以沈丽叫我‘兰姐’,她说:‘你能不能借我二千五百块钱?’我听后吓了一大跳,心想,这个女孩的要求也太过分了吧,仅在火车上见过一面就敢提出这样的要求。我当时已经做了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