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李氏是个四十来岁的胖女人,因为在牢里关了半个月,脸色显得有些苍白。发现我又在看她,她略有局促的在座位上挪动了一下肥胖的身体。
“你别紧张,”我安慰她说:“到了戴县,你只要把我卖给了飞毛,就再没有你的事了。以后你只要安分守法,我们也绝不会无缘无故的找你麻烦。”
张李氏赶紧陪着笑脸点头答应。
我们正面对面的坐在一辆普普通通的马车里,透过车窗可以看到外面一望无际的麦田。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到达戴县了。
“你是土生土长的戴县人?”我装做无意中闲聊的样子继续试探张李氏。
她赶紧点了点头:“小妇人是兆郡人氏,十六岁上嫁到了戴县。二十八岁那一年丈夫没了,此后就做点小买卖。认识的人多了就慢慢开始干上了这一行……”说到这里,偷偷瞟了我一眼:“小妇人从不敢做坑蒙拐骗的勾当,那飞毛也是当地有钱人,我总想着这些苦命的丫头卖进有钱人家生活会好一点……”
我也不说破。她看我没有什么反应,接着说:“飞毛在戴县有好几处产业,戴县最大的青楼就是他开的……”
听她说起“青楼”,我的脑袋里轰的一响,莫非这些女孩子都被卖进了青楼?山民和游牧民族没有花钱买妾或买婢女的习惯,但是只要有商队经过的地方都有青楼。越想越觉得有这种可能,李秀不是也说过吗?她们被关在一起的时候,有人教她们学习弹唱……
“陈刘氏又是什么人?”我忽然想起了李秀的卖身契上写的是这个名字。
张李氏皱着眉头想了想,“我有一次好象听见香福居的老鸨儿跟一位客人自称陈刘氏,就是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我听岔了?”
看来,要闹清楚陈刘氏的身份,关键还是在飞毛的身上。我想了想,决定再套套她的话:“你知不知道飞毛到底是什么人?家在哪里?在戴县住了多久了?”
张李氏歪着脑袋盘算了一会儿,终究是摇了摇头:“他好象是住在姒水河边的那座大宅院里,他管那宅子的主人叫‘主子’。至于到底是哪一年来的,就说不好了。那宅子打我嫁到戴县就有了。”
我把目光投向窗外,在平原的尽头,已经隐约出现了一片黑压压的城镇。
焰天国的首都中京周围有四个郡,戴县、兆郡、蒙城和樊阳。其中距离中京最近的就是戴县。戴县除了东郊有一条姒水河,西面还有一条余阳江的分流,人称烙江。烙江是焰天国最重要的运河,南方的丝绸和瓜果就是通过这条大运河源源不断的进入北方各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