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怎么也得弄个县太爷当当。可是在鲁镇的领导班子中,他的人际关系不好,特别是那个姓张的镇长,总是和他过不去。有内部知情人告诉他:他得了那么多荣誉,县里多次要把张镇长(兼镇党委书记)调走,而把阿Q“扶正”,可是那家伙就是赖着不走。阿Q毫无办法。
第二件事是要培养孩子,他自己大小是个官,儿子也不能当老百姓。可是这孩子可能因为先天营养不良,又有点弱智,学习成绩总是名列榜末。
有一天,小学老师找到家里对阿Q说:“赵镇长呀,你不能一心只扑在工作上,得管管孩子的学习呀!他的作业总是完不成。都四年级了,我给他出个算术题,一个人买四双鞋子,每双两元五角,问他买四双共多少钱,他都算不出来。”
于是阿Q就抓阿善在家里的作业。阿Q自己的文化不高,抓了一段也没有多大效果。可是这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不佳,要让他干个什么活计,却是很有力气,手也不笨。
阿Q又想:这些年社会上总是“刮风”,东南西北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刮什么风。人应该多学几种本事。比如这行船吧,什么风都会遇到,学一学行船,不仅多一门技术,这种本事在社会上也用得上的。再比如这摔跤,小个儿怎么摔倒大个儿,怎么下绊子,也是一门技术。于是阿Q让阿善在假期跟一个船工出了两次海,同时让一个在省运动会上得过冠军的摔跤能手教阿善摔跤。
有一次,阿Q正在县里开三级干部会议,忽然见大街上人们喊着“造反有理”的口号,打着“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旗帜,一队一队地游行。再看报纸,绝大部分篇幅是号召“造反”,鼓动“革命”的!阿Q想:老子可是造反的行家的,在年轻时候就造反,可是那时是“时不济来运不通”,差一点掉了脑袋。现在是毛主席号召造反!没错!况且最近报纸报道:某个以工人为首的“造反兵团”,夺了市委的权,一下当了该市的“司令”,某村的一个农民,成立了“造反指挥部”,一下当了该地区的高官。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凭我阿Q的声望,扯起造反大旗,还不是八方响应呀!阿Q回到未庄,立即打起了造反的大旗!干什么都得有“鸡食分子”。真是“插起招军旗,就有入伍的兵”,未庄中学校长和一部分老师,都加入阿Q组织的“红卫兵”造反大军。他们以鲁镇中学为基地,组织了一些农民和不懂事的中小学生们,造了张镇长、镇政府和镇党委的反,说张镇长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阿Q这支号称万人的造反大军,原来想取名为“鲁镇造反大军联合指挥部”,因为鲁迅给阿Q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