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张老师走后,十多年过去了,一直没有消息。阿Q向法院提出离婚,很快得到批准。这时前来给“赵总”提亲的,可以说是“说客盈门”。可是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原因是阿Q一定要找一个会讲外国话的高级“鸡食分子”。将来要在国内外活动,没有一位“上档次”的夫人行吗?
可是,这些知识分子和阿Q一接触,都觉得他太俗,谈一个,吹一个。降低条件找一个乡下姑娘呢?阿Q又不甘心。后来阿Q想出了一个主意:提前办起“服装学校”,招了一些女学生培训,也请了几个女教师。可是学生们都是鲁镇和未庄的孩子,有的中学还没有毕业,这些女孩子就面容而言,长年累月地在野外劳动,黑不溜秋的,当然不在“入选”之列。当初招生时,阿Q本来不想要她们。可是这些人都是各级领导七大姑八大姨的亲属,都有领导写给他的条子,他又不敢不收,在这些学生中哪能找出个夫人的材料呢?聘请的教师也各有背景,阿Q也相中了一两个,一谈还是个“崩”。所以阿Q的婚姻问题便拖下来了。
十一 豪门噩梦
此后,赵思乡先生和阿Q就开始大忙起来:立项目,征土地,建设招标,聘请律师,办银行账户,因为赵先生只从国外汇来一百万美元,资金不够,暂时需要在国内贷些款项,两人在建设系统、金融系统、财政系统、法律公证等部门,穿梭般来来往往。有些重要事项(比如办大额贷款),还有县外办的同志,拿着县领导批的条子到有关部门办理。因为县里领导的支持,办理各项手续,无不一路绿灯。
在生活方面,有时赵思乡先生代表公司宴请当地主人,有时当地主人宴请客人。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家里养的,山林跑的,阿Q想:除了天上的飞机,海里的轮船,路上的汽车以外,什么没有吃过?每次宴会,阿Q都喝得酩酊大醉。他的酒量大,彼此敬酒,不在酒桌上喝倒几个朋友,宴会就不能结束。
这时阿Q才感到他向往的革命成功了。
此时,大家对阿Q当然刮目相看。他既不是青年时的小瘪三儿,也不是中年时的赵副镇长,更不是威风凛凛的造反派,尤其不是在粉碎“四人帮”后的审查对象。他现在是“思乡公司”的副总经理。人们也不称他的名字赵阿魁了,而是叫他赵总经理,省去了“副”字,简称“赵总”。阿Q无论到哪里,见了什么人,都仰着面孔,“一阔脸就变”,说话哼哼哈哈的。心想,老子这才是真正的阔老板。他穿着西装革履,对着大穿衣镜一照,不禁暗自好笑:妈妈的,老子真成假洋鬼子了!人生的变幻莫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