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得益于这种以心换心彼此理解互相体谅的良好工作氛围,得益于他生活在这样一个相濡以沫协力同心的大家庭之中。
李豪副书记笑着说:“我管的事不少,公安、政法、土地、城建、绿化,还有县委机关的安全保卫。这里头的哪件事都挺重要。这几年我们的主要领导大的思路比较好,抓住了时机,抓住了企业改制的时机,要是没有这个时机,根本就没有钱搞基本建设。公益事业得政府拿钱来做,可是政府根本没有这笔钱,怎么办?就得想办法,许多事都是逼出来的。现在我们桃峰县的基础设施已经跟上来了,你看我们的那条街,不过只有40米宽,可是跟你说,这条街在全省都是一流的,那条街的下边我们用水泥浇铸了一座跟房子那么宽大的综合管网,什么电缆啦管线啦管道啦都在里边,人可以进去操作,想换哪条管道就换哪条管道,不用天天在马路上这里刨一刨,那里挖一挖,不用掀起路面就可以施工,就像我们过去在电影上看到的美国那些大城市的地下一样,在全国也算先进,做一个是一个,这叫长远打算,百年大计!”
“过去你一进桃峰县,看见的全是些小烂房房,都是些很糟糕的随便搭起来的小烂房房,不改造不行,这有碍我们桃峰县的形象。拆迁涉及53户人家,是2001年的事,县里财政困难没有资金,和香港一家开发公司签了合同,开发由香港公司负责,拆迁由政府负责。可是拆迁也拆不下去,香港公司知难而退,把已经投了的100多万也不要了,夹着皮包回香港去了。那些拆迁户稍有不满意,就跑去抱和书记的腿,抱连县长的腿,抱住不让他们下班,不让他们吃饭,这个时候和书记也不和我打个招呼就在会上宣布让我管起来了。领导交办的事,咱就得做好。那些拆迁户根本不说是他们不想拆房子,其实就是个利益问题,想多要钱。那时的拆迁补偿比现在低,有政策规定,想多给也不行。在低的情况下咱们也是尽可能多给老百姓一些补偿,这是咱们当时拆迁的原则,就高不就低。比方说,拆你一间旧的门面房,咱们就等面积地给你一间新的门面房,用这种办法来处理,比低的补偿就高得多了。咱们当时定下的补偿标准在全山西都是最高的,为啥要这样?这叫让利于民。当时是拆你一间旧房子,就能给你一间等面积的新房子,除了特别烂的旧房子多少要贴点钱,一般都不用自己贴钱了。刚开始时有的拆迁户去了我家闹得我家里的人一晚上不能睡觉,我就说与其让你跑我家还不如我天天往你家跑,我就天天去他家,他后来都有点烦我了,哈,现在也是,我没事就往拆迁户家里跑,和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