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制中学。公司络绎注入巨额资金完善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以高中教师5万—8万元、初中教师3万—6万元的年薪,在全国公开聘请了54名优秀教师来校任教。2004年公司拿出202万元对优秀高考生予以重奖,翌年,学校再次取得达本科线366名的优异成绩,柳成大再次将351万元奖金发放到高考达本科线的366名学生手中,并当场表示,为了激励莘莘学子,也为了资助品学兼优出身寒微的学生完成学业,公司要把奖励制度进行到底!
10。 五月是深情凝视的探戈(2)
出生于吕梁地区桃峰县乞台乡柳树沟村的柳成大深深知道,中国农民迄今还是个“受得多”的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民子弟要想走出困境改变命运,唯有升学一途,而学杂费日渐的昂贵已经快要压断那些因长年劳作而严重变形的父老乡亲们的脊梁了。学生们的种种贫困现状使柳成大为之痛心疾首,决定首开山西民办教育史的先例,免除学生在成大中学上学的所有费用。具体做法是,对学生实行“五免一补两奖”政策,即免学费、书费、校服费、住宿费、伙管费;每月补助学生100到150元的生活费,并设奖学金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以切实保证家庭困难子女都能够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业,把成大中学真正办成贫困家庭子女的学校。每年减免的学费高达500万元,几年来,成大集团为此已经累计投入近亿资金。
一时间柳成大乐善好施的名声几乎使成大集团成了吕梁的代名词。
“办这个学校,不会产生任何经济效益。”柳成大这样告诉我,“现在这个学校成了烫手的山芋,丢不掉,自己又吃不下。不过话又说回来,教育是百年大计,人才也是商品,是21世纪最缺乏也是最贵的商品。桃峰县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光我们成大集团过些年中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就达5000多人。高素质的人才从哪里来?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灭资储备的那点人才也已经快用光了。从今年开始我们成大中学和省理工大学联合办学,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毕业后直接进入成大集团就业,实行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衔接,对多数考不上大学的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自己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把成大中学办成桃峰县多功能、多规格的人才培养中心,使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没有人才公司就没法做大做强,公司不能做大做强,成大中学也会无以为继,会断炊,这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我这个人,不爱吃喝、不好打扮、不会抽烟、不会赌钱、不下歌厅、不玩女人、不图名、不图利,”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