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只是窗外先是明晃晃的一片,后来便看见天上的一轮太阳,好似一个光光的秃头,居高临下地照了进来,晃得郑孝本眼晕,哦,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郑孝本知道骡子去了还会再来,自料自己活不过今天,必死无疑,一时万念俱灰,长叹一声,开始认真考虑后事,他在一张电话本上撕下的小纸上匆匆写了一封遗书,嘱托妻子照顾好孩子,代他为已经85岁的父母亲尽孝,并送他们上吕梁山。一边写着一边已经又是泪如雨下。写罢了乘便交给一位认识他的铲车司机托他带给妻子,然后哭了一会,心想反正也要死,何不像江姐那样,死得壮烈些,至少也是个烈士。这样一想,便不再哭泣,为自己口占绝命诗一首:断头今日意如何,一生奋斗坎坷多,早知半路抛妻子,何如当初种田禾。
这时他怀里的手机忽然就响起来,郑孝本瞅了一下门口无人注意,便偷偷从怀里掏出手机接电话,听筒里传来我们和书记的清晰的声音:我是和治国……
郑孝本一听,像个受尽委屈的孩子,喉头哽咽,未语,先就呜地一声哭出声来……
6。 张宝顺与和治国(1)
我们有理由相信,执政者好的思路,将决定山西好的出路。
公元1950年2月的一天,有个男婴呱呱堕地于河北秦皇岛一户人家,即为张宝顺。
秦皇岛与秦始皇颇多渊源,一是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至此,激赏自然美景,眷恋人间乐事,恨人生无常,惧生老病死,欲求长生不老之术,遣人入海于缥缈处求取仙药,故而得名。二是始皇帝修筑的秦家院墙——万里长城在此迤逦入海,山海关,山海相衔,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秦皇岛南濒渤海,北依燕山,东邻辽宁,西近京津,地处东北和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和环渤海经济区的中间地带,是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同109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吞吐能力1。27亿吨,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输出港。
1968年,稚气未脱的张宝顺近水楼台先得月,进入了秦皇岛居民当时人人都羡慕的秦皇岛港务管理局工作。其时也不流行走后门,只要年轻有为,表现出色,工作积极,有上进心,便会被组织关注培养,故而张宝顺于1971年4月便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秦皇岛港务管理局的团委书记,1975年又被任命为秦皇岛港务管理局党委副书记。
1979年后在大海的怀抱里吹了29年咸风的张宝顺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风景秀美的秦皇岛,借西近京津的地利之便,近水楼台,西去北京,先后担任了共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