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民众那样多,每人只要宰他一次,就得轮回几十年了。但愿不会如此。香港业界应该好好地珍惜这个大好机会,不要因小失大。为了香港的长远利益、为了香港未来的繁荣,但愿大家都一起来努力,打造出一个内地人旅游、购物及了解西方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的“天堂”。
而要做到这一点,目前存在两个最大的困难。一是通关问题。香港人很少会有这种体验。内地人来港澳,无论在深圳罗湖过关,还是在珠海关闸过关,内地游人都会感觉到十分困难。早上6点就得到旅行社排队登记,然后又得在两边关口排长龙等。如果一个旅客在罗湖过关,大致要花整个上午。这不仅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游人还没有进入香港,就遇到如此麻烦,游兴一定会大减。为了解决其问题,有以下几方面思路:增开专门旅游者通道;旅客分流。因为,在一些口岸,由于交通费用昂贵的问题,乘客寥寥无几。如深圳的福永港、珠海的九洲港。如果通过某些协调,调整船票价格(如内地、香港到澳门之间的票价就十分吸引人,每趟都是旅客爆满),国内旅客通过这些口岸进入香港一定会便利许多。
二是香港业界应该善待内地游客。也就是说,要提高香港旅游的服务质量。如更多地开辟自然与人文景点,特别是人文景点应该下更多的功夫,因为香港的现代文明毕竟与内地相比要高人一筹。还有,要严格制止那种对内地游客的歧视性消费,特别是那种杀鸡取卵式的短期行为,而是要让内地游客在香港体验到现代文明并把它带回去。这些对国人来说是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当然,香港的目标不仅限于如此,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借进一步放开国人到香港旅游之风,构建“大香港”。2001年以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巨大变化,香港经济也出现了少有的波动。不仅经济增长迅速放缓,失业率创新高,而且财政赤字大增,民众更是怨声载道。面对着这些困难,港人都在献计献策,如“北水南调”、设立自由贸易区、专业人才北上就业等,都希望香港尽快地摆脱目前的困境。但是,香港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大家天天都在讲,香港有如何如何多的优势,可这些优势为什么就是不能够尽情地发挥?也有人讲,香港有多少不利之方面,但是为什么内地民众,特别是内地政府官员来香港趋之若鹜?可能问题的症结就在于香港谈起来时显示自己是多么具有国际观、是多么具有面对世界之意识,但是他们多半仅面对着自己眼前的生计,而不是香港未来20年会走向哪里、发展如何?面对的是香港本岛,而不跨越香港本岛的界限。因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