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外贸出口、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多项重要经济指标不仅保持了持续高速(14%)的增长,而且仍然稳居全国首位。可以说,这种增长的态势仍然会持续。
现在我们要问的是,广东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哪里?为什么仅一线之隔的香港其情境却迥然不同?特别是近段时间以来,香港的股市下跌、失业率攀升、香港民众对经济前景的悲观等,与广东欣欣向荣的经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其实,20年来广东经济之所以能够持续高速增长,根本原因就在于经济发展上定位正确。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东经济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头,因此,广东一方面利用先发优势,把自己的触角伸向了国内各个角落、各个领域。我们无论走到国内哪个地方,沿海或内地,繁荣或落后的地方,传统产业或高科技产业等,都会看到广东商人的身影,都能够买到广东的产品。中国的市场如此之大,只要生产一种适应市场的产品,就可以富甲一方。另一方面,广东内联外引,国内大量的资金、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涌入广东;不仅港澳台商人遍及广东山山水水,而且世界500强大企业中的大多数企业纷纷来广东落户。小则一般的工艺产品,大则核电厂建立,各种外来投资应有尽有。只要踏入珠江三角洲,看到那星罗棋布的车间与厂房,你就会知道这里已经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种种资源。有广大的内外市场、有廉价的劳动力、有丰富的资金及现代管理及技术,广东经济岂有不高速发展之理?这也正是广东能够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力所在。
对香港来说,其实不少方面是优越于广东的,如雄厚的资金、现代企业制度、金融市场、法律体制、外联关系等,但香港却没有广东那样的国内大市场、没有随时可以进入的廉价劳动力,尽管香港政府目前对这些方面有所警觉,也在主动地弥补其中的不足,如加强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交往,参与开发西部等,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多数人对这方面的意识还是那样淡漠,只希望以前的那种繁荣重返故里。因此,香港只有从根本上形成以中国内地为腹地发展香港经济的观念(无论是市场,还是技术等各方面),在各方面开辟中国内地市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市场,这样香港经济才能走出困境。广东经济能够飞速发展,难道香港不能?问题就在于如何给予经济发展一个好的定位。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2001年8月)
第四部分 互动中的香港经济第68节 创新是港人走出困境的动力
最近无论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