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有13亿人口为腹地的香港,岂会没有大力发展的机会呢?香港不仅能够满足不少内地民众的既有需求,而且能够创造出内地民众的未来需求,一包小小的“统一”方便面,风行全国就是最好的明证。问题的关键是港人如何跳出以往的思维定势,进行更多的创新。
(2001年4月)
第四部分 互动中的香港经济第69节 内地发展仍是香港发展的最大动力
笔者曾多次撰文指出,从以往的经验上看,香港经济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能够在短期内超越英法等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能够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屹立不倒,最大动力应该得益于内地改革开放,得益于内地经济高速增长。目前,香港经济的复苏已初露端倪,尽管从目前外围的经济环境来看,特别是美国经济增长的放缓对香港经济的复苏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快速增长的内地经济仍然是香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从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在立法会宣读的2001~2002年度的财政预算案来看,对如何加强与内地经济交流与合作不仅着笔甚多,而且心态积极。这表明了香港政府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2001年的财政预算案,给香港人的惊喜不多,较为平实,但我们应该注意到,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在论及香港未来发展方向时,首次以较大的篇幅阐述了与内地发展策略性经贸伙伴关系,尤其是应该主动加强与广东珠江三角地区的经贸合作,以形成区域性优势,与竞争对手“斗靓”。也就是说,加强与内地的经济往来与合作已经由以往的理念及民间的往来,具体地落实为香港政府的施政政策。这一转变,必将对香港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
可以说,如果内地不发生政治动乱、如果不发生台海战争,中国经济仍然会持续高速增长20年。因为,从以往的经验已经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20年的高速增长,其成绩是令世人瞩目的。而且这种增长还会持续20年。当然,毫无疑问,过去的高速经济增长也为中国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