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资源优势,才能真正地让香港经济从困境中走出,才能真正地让香港经济重新走向持续发展的快车道。比如说,中国加入WTO,出版业开放是迟早的事情。在国内出版业开放的过程,香港如何才能分享到国内出版业开放的一杯羹呢?香港出版业有哪些优势?等等,应该是香港业界加以关注的问题了。
对于香港的图书出版业,与一线之隔的深圳,可能会有天壤之别。你只要进入深圳的图书城,只见门庭若市,人头涌动,好一派繁荣昌盛之景象;而进入香港不少书店,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孤身只影,人流稀疏,生意清淡如水。但是,看看香港的书店星罗棋布,看看一个小小的城市竟能容纳几十家出版社生存下来,在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体制里,如果说没有市场的需求,这些书店和出版社要生存下来是不可能的。也正是市场的需要孕育了香港书店出版业的发展,也形成了香港书店出版业的竞争优势。
当然,香港出版业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她的文化底蕴。香港经过了两百多年来血与火的洗礼,东西方文化的撞击,并非是有人所指的“文化沙漠”,即她不讲究高端文化的追求,“金钱至上,人情薄如纸”,谋财谋利之风滔滔天下,使得精神学理探求的冲动难以萌发。香港有发达如斯的经济商业文化,但最精彩的文学写照为外人所创作。其实,这些完全是一种偏颇之误解。什么是文化?文化不仅仅是精彩的文学、高雅的艺术与音乐,以及对远古思想的追究。更多的是社会广大民众的衣食住行,更多的是广大民众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它也不是外来东西的移植与嫁接,而是植根于久远的传统中习惯和行为方式与现代精神的磨合与撞击、渗透与积淀;它也不是少数人所垄断的专利,而是整个社会民众所分享的成果。正是就这一意义上说,香港以她独特的文化,表现出了自己特有的现代文化精神。正是这种文化精神,不仅造就了香港经济的繁荣,民众生活的富足,也形成了不少打上香港文化烙印的特殊产业。如香港文化出版业,金庸一枝笔可纵横华文世界。而诸如此类的事情,不胜枚举。还有,特别是在近百来,香港不仅是中西方文化撞击与磨合的交汇处,而且在自由市场体制下,人们的思想及文化传播不会为某种意识形态所主宰、所管制,出版业早已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如此等等,都是香港出版业的竞争优势。
中国加入WTO,将全面地为国内外各产业带来发展的机会,但是它也预示着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对于出版业来说,据说是仅次于烟草和军火工业的高利润行业。因此,面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