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是有那样无限的、没有约束的权力,那一个个被揭露出来的巨大的贪污腐败案能够成行吗?也正是因为以政府权力来主导社会经济,必然会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弱化民众努力的激励。笔者曾多次撰文指出,中国经济目前的最大障碍就在于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主导,在于政府对经济生活的直接参与,如果不能够改变现行的制度结构,国有企业改革是无法逾越政府这个障碍的。因此,中国“入世”最核心的方面就是政府要先“入世”,政府的行为应该先与国际惯例接轨。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签署协议之后,最大的变化是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与“入世”相关的政策与法规。最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接二连三地有新政策出台,如公安部出台了放松出入境管理的政策,6个方面的规定全面松绑。这些新推出的政策基本上与国际惯例接轨,民众对此反应十分强烈。还有中国保监会宣布了中国“入世”之后详细的开放措施,明确了很多以往不明朗的政策界限,使得国内保险市场的发展轮廓一下子变得清晰可见了。黄金市场开放的正式启动,各种期货交易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都表明了中国金融业开放已经迈出较大的步伐。特别是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1年12月11日起对外资金融机构开放一系列的金融项目,更是让中国对外开放步伐迈出了一大步。可以说,在这种大趋势下,资本市场上的各种新政策、新开放措施还会逐渐地推出。一个改革开放、政策大变革的时代即将来临。
但是新的政策、新的改革开放措施的推出,这仅仅是中国“入世”的开始,是中国迈向国际经济体的第一步。中国“入世”最根本或最核心的问题是确立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只有在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整个社会的资源才能有效地运作。最近深圳卖地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这次深圳土地拍卖,从本意上说,深圳政府希望能够有更多的香港大地产商投拍,事实上,深圳政府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的推介工作。但是,凭实力,为什么面对着这样一次诱人的商机,香港的商人没有采取势在必得的态度,而是以观望而行呢?问题就在于尽管市场对他们是开放的,但其中市场的不规范、不确定性使得他们望而却步。面对着一个不规范、不确定、风险巨大的市场,任何一个精明的商人都是不会贸然进入的。这个事例也说明了,尽管按照“入世”承诺,中国政府会加速推出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政策,但是如果不从根本上来改革现行的经济体制,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所面临的风险仍然是不可低估的。
而确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