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年5月开始,在一年多的时间,纳斯达克股指就跌去了3/4。随着美国经济衰退的出现、“9·11”事件发生、安然等事件爆发,美国股市已经熊气漫天了。其实,美国10多年来的股市一直是一个吹大的泡沫,为了迎合这种吹起的泡沫,美国人不仅高估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而且更大程度上夸大了公司利润的增长速度。根据克鲁格曼的研究,CISICO公司在1998年实际有49亿美元亏损,但是通过创造性记账方法,亏损变成了13亿多美元的利润。从最近所披露出来的事件表明,不少公司为了夸大公司利润其手法无所不用其极。然后经济分析师们把这两方面虚夸的增长归结为知识经济或IT革命导致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让人们对经济增长的前景盲目乐观。事实上,不仅前10年美国经济的繁荣有不少泡沫,而且造成这种繁荣的条件目前已经正在逐渐消失,甚至于正在转化为不利条件。
20世纪90年代美国长达10年的经济繁荣最有利的条件有3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为龙头的技术创新。无论是计算机、互联网,还是现代通讯,其技术创新给美国带来超额的创新垄断利润。但是,技术创新不仅具有周期性,而且知识传播、技术扩散的速度极快,其他国家完全能够借助后发优势迅速赶上,因此,通过技术创新获得的垄断利润不可能长期存在。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其他国家这些产业迅速发展之时,美国在该领域中技术创新的优势也就自然减弱了。目前,美国技术创新已经处于落潮期,其获得超额垄断利润也早已减少。二是在同一时期大量的外国资本流入美国,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和科索沃战争之后,更是使大量的外资涌入美国。到2001年,外国资本仍然拥有美国40%以上的国库券、25%以上的公司债券、15%以上的股票。但是网络泡沫的破灭、“9·11”事件的发生、大公司欺诈行为的披露、美元的下跌,严重打击了外国投资者对美国市场的信心,不少外国资金已经开始流出美国。三是海湾战争胜利给美国带了廉价的石油,但也埋下了仇恨的种子。“9·11”事件就是这种种子的萌发。可以说,“9·11”事件不仅严重影响着美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而且改变了美国人的价值取向。尽管频繁的反恐战争可以增加政府军费支出,短期内刺激美国经济增长,但长期的战争一定会削弱美国的国力,增加政府的负担,最后导致全盘皆输的结局。
还有,信息产业的革命也让美国公司的治理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战之后,企业中的“经理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