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同样如此。电脑和网络时代,使两性关系和情人们的故事更是五彩缤纷,大放异彩。2004年情人节前夕,国内一家很知名的晚报报道,记者在网上BBS发帖子调查“没有情人的情人节,你打算怎么过?” 结果有一半的网友希望能与“一夜情” 不期而遇。记者又发了个帖子调查“你对你现有的伴侣产生审美疲劳了吗?” 统计结果,有一半以上的网友承认对自己现有的伴侣己产生“审美疲劳”,令人叹为观止!
“审美疲劳” 是一个新名词,我反对把它和中国大辞典里的“喜新厌旧”、“沾花捻草”、“寻花问柳” 等成语联系在一起。人都是爱美的、爱新的,这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但是唯独人类的两性关系,数千年来被道德地、法律地节制了,犹如高速公路安全岛上长着的一排排小松树,超过设定的高度就会被剪掉,它只能在设定的高度里存活,长不高,也长不大。理由是为了高速公路的整洁美观。两性关系也像高速公路上的小松树,只能在划定的圈圈里存活,理由是为了社会的整洁和美观。
呵,可怜的小松树!
但是,小松树毕竟是没有情感的物,而两性关系面对的活生生的有情感、有欲望、有思维、有理智的人。在两性关系上,人类在追求自己的欲望最大化的同时,又去追求有理、有序,有道德、有法律,这是永远的矛盾,也是人类永远的悲哀。如何使人类的这个矛盾带来的不全是悲哀,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严肃的课题。
于是,由“审美疲劳”产生的一串串情人的故事,或暗箱操作,永不见阳光;或大庭广众地、堂而皇之地粉墨登场。而社会呢,有人纷纷操戈,连连喊杀;有人睁一眼闭一眼,表示了一种理解和宽容。可恶的是那种一面抱着情人一边高声喊“杀” 的伪君子,他们才是造成社会无理和无序的罪魁祸首。
两性之间的审美,完全是一种高雅的思维,只有思维的高雅,才能感悟对方的美。美有先天的,那多数是人的外表;美要后天创造,那多数是内在。只有善于后天不断创造美的人,才会使自己的美新鲜富有光泽,才不会产生“审美疲劳” 的悲剧。前不久,朋友告诉我一件非常有趣也发人深省的事:一对年轻的夫妇去农贸市场买菜,妻子指着一条鱼,说:“我就要那一条,活蹦活跳的,很新鲜。” 丈夫对妻子说:“我身边也有一条活蹦活跳的,怎么不感觉到新鲜呢?” 妻子大怒。回家后,俩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原有互相的“审美”变成了互相“揭丑”。不久,俩人便分居,导致了一场“审美疲劳” 的悲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