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集权领导者的极度聪明公正,蒋总统尚算贴题:委员长留学日本;娶美国大学毕业的太太;长子曾经做过共青团员,纳苏联儿媳妇儿;把小儿子打发去德国念书;大姨子是国母;小舅子是外交部长;连襟一单挑儿,一个是财政部长,哦,还有一个是国父中山;他自己一双铁掌牢牢把握着黄埔军校牢牢把着枪杆子。
委员长名为中正、表字介石。八面玲珑,事事周全。放眼天下,这样的靠谱人你还找得出第二个?你美国人在中国做事与他合作还有什么不称心知足的?在这里说三道四。
想到这里,黄敬仪约略不满:难道天底下明白人只有你家那瘸子总统?我便不信!
那边陈纳德又嚷嚷起来:“航线没确定也比没有航油的飞机趴在地上等着挨轰炸强许多不是吗?邦德先生,你在地上被炸毁的飞机还少?”
邦德拍桌子:“一句话,你能守住密支那,我们就建立基地开始飞!”
史迪威胸有成竹:“我马上会亲赴缅甸指挥远征军。”
宋子文先生允诺出马再去请求罗斯福总统帮忙解决飞机问题。
那就妥啦!
中航公司要去缅甸!
形势危急,空军库存耗尽,不去也得去。
散会之后,黄敬仪和邦德耳语:“中航的情况没你说的那么糟。”
邦德嘀咕回来:“你们中国人不是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还是开天杀价,落地还钱?黄,哪个对?”
都对!黄总经理对他的满头金发的美国搭档肃然起敬:见过猴精么?光长心眼不长肉,邦德就是。
说忙就忙起来了。
无论有多少安排,临行总是忙乱的。要调配人手、要搬运航材、要建立自己的维修基地。雁行千里,也得有个落脚之地。
当务之急是选人,密支那机场中航主任派了黄敬仪在华盛顿财院的同门师弟何凤鸣,何博士二话不说,收拾收拾就走,连老婆都捎上了,看意思是预备在密支那扎根;机修组长是那个邦德从印度拐回来的吴成宪,屁股还没坐热就回了缅甸。吴大爷搬家比过嫁妆还热闹:书籍资料、航油配件,连用顺手的扳子都恨不得带走。
华童逮住机会阴坏:“不发家,怨命苦。”
吴成宪嗯嗯啊啊地又往飞机里塞铝管,说:“可以作翼梁。”吴组长会过日子,在他眼里没有不能用的东西。
还得选地勤!
中国人恋家,这一去就是几千里,自愿报名的不多。缅甸热,先去时候条件也不好。岁数大身体不好的不能要;有家累的人家不乐意走;年轻身体好的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