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后面,风度翩翩的人事处处长马光华,正在发布有关河南人的新笑话,他把面孔绷得一丝不苟,四周邻居却一个个前仰后合,笑得直不起腰。说来也巧,就在这当口儿,科研处处长董礼宾走来,操着一口永远改不掉的河南方言,礼貌地问:
“各位,这里有人吗?”
只见那几位先生的大笑同时停顿了几秒钟,其中一个学着董礼宾的腔调说:
“没有人,有河南特产!”
“啥特产嘛?”老董好奇地问。
“洛阳铲、盗墓贼!”
又是一阵抑制不住的哈哈大笑,气得董礼宾拂袖而去。袁枫赶紧跟在董礼宾的身后,帮他找了个位置,接着,手到嘴到,这边儿喊着“董处”,那边儿已经双手递上一杯热茶。离开董礼宾,往后稍一迈腿,他就发现平时爱说爱笑的山东汉子、政法系主任宁可端端正正地坐在西边一个角落里,红红的脸膛上阴云密布,显然是又惹上麻烦了。袁枫亲亲热热地叫了一声:
“宁主任!”
平时总要拍拍袁枫肩膀的老宁,今天也只对他点点头。袁枫不由得用眼梢瞥了瞥乔大海,老乔正笑眯眯地看着宁可,满脸掩饰不住的幸灾乐祸。看来文科两大诸侯的矛盾斗争,一时半会儿是难以化解了。虽然乔大海是袁枫正宗的老师,但多年来袁枫从心眼儿里是认同宁可的,这个人最大的优点是不搞阴谋诡计,什么事都能摆到桌面上,但最大的问题也在于此。他似乎经常有麻烦,老是惹得领导不高兴,让明明欣赏他、喜欢他的人,也不能毫无顾忌地跟他来往,总怕传染上院头儿的白眼儿。袁枫轻轻地把热茶送到他手中,什么话也没说,静静地走开了。
坐在宁可后面的是“老工兵”——即将退休的学工处黄处长和英俊潇洒的博士后——河州学院大名鼎鼎的70新秀、招生办主任兼学位办主任封铁林,一进门俩人就肩并肩地坐在一起,高声大嗓地对河州地区今年暑期的洪水发表评论,一对几乎从来不搭话的隔代“进出口”对头,竟然热乎得活像一对亲生父子,可见眼下都有一份难得的好心情。不错,今年河州学院的学生就业与本科招生,莫名其妙地都在全省同类院校拔了头筹,别说他俩此刻意气风发,就连年轻的博士后、分管院长常志彤也觉得脸上分外有光。一向不大言语的小常,个头儿决不会超过一米六,一张永远长不大的娃娃脸透着永远的稚气。这种身材和脸形曾经让他苦恼已极。1982年刚刚分配到河州学院的时候,小常业务上很有一套,发表过好几篇质量不错的论文,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活是个受气包,就连高年级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