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却更灿烂。
会议在上午十点钟开始。参加的人,除了四位院级领导,只有担任记录的袁枫和人事处处长马光华。张力行的情绪似乎已经平静下来,袁枫的心也随着轻松几分。大家刚坐下,张力行就非常严肃地宣布,本次会议中心议题只有一个,解决毕业生遗留问题。袁枫这才恍然大悟。其实,所谓“毕业生遗留问题”,就是几个关系户学生留校的问题。上学期期末老张就跟他念叨过,看来自己是多想了,老板并没有把他当成“外人”。袁枫将注意力集中到会议上来,一时感慨良多。这些关系户个个来头不小:物价局局长宋天的女儿宋朵朵,说明了不仅要留校,而且要留在政法系教书,坚决不当辅导员;市长连襟的公子,要求先留下,不上班,考研考两年再说;马光华提到第三位,张力行做了个手势打断他:
“这个不是市里什么人的孩子,也没有人专门打招呼。据封铁林介绍,她有个叔叔是教育部学位办的副主任,虽然没有打招呼,现在可正是求人家的根节儿上,我们不能没有眼力劲儿!不仅要留下,还得找个好单位,以后咱见了人家面儿,也好张口哇!”
于是,学院党政联席会一致决定,不仅留下这个名叫柳安然的女孩儿,而且安排在全院经济效益最好的单位——中文系。临散会的时候,马光华拿出图书馆的一份报告,说是急需一个计算机系的毕业生,做自动化系统管理,分管图书馆的石书记认为应当考虑考虑,张力行摆摆手:
“搞什么搞?老邱啊,不让他当官儿,他不安生,让他当官儿,他还是多事!明年有合适的研究生家属,给他考虑一个,今年不行!上硕士点,要的是合理的学历比例,他不懂,咱不能不懂!”
袁枫看见,石书记脸上的肌肉动了动。
停了停,张力行又寒着脸叮嘱大家:
“今天研究的几个人,不要多说,告诉接收单位,是学院的政治任务,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得执行!”
袁枫默默地做好记录,用一个单独保管的记录本。以前所有留校的学生,都是层层选拔,经过公示的。唉,当年要是也如此操作,天知道自己能不能留下来,他的爹妈,不过是普通的乡村中小学教师!
会议决定在下午落实的时候出了点儿麻烦。市长连襟的公子好办,不上班就不上班,发全工资最省事。柳安然的问题必须通过乔大海,马光华比较犯怵,老乔那家伙仗着自己腰粗腿硬,历来不把其他中层干部、尤其是机关里的干部当回事。加上这回塞给他人事先没走程序,保不住要挨撅。然而事出意外,老乔只是打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