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和少年。在我的时代里,
哪有这种师生的场面?
以后,想起乌日乡,总看见听见晴空里那些帽子在尖叫。
后来,宪仁兄问我给不给明道的弟弟妹妹们写些东西?我猛点头,说∶“写好
了!当然写!”
《明道文艺》是一份极好的刊物,这许多年来,坚守著明确的方向默默耕耘。
它不只是一份最好的学校刊物,也是社会上一股难得的清流,校外订阅的人也是极
多。
就这么,“三毛信箱”,因为个人深喜《明道文艺》的风格,也就一期一期的
写了下来。
感谢宪仁兄的鼓励,使得一向最懒于回信的我,回出了一些比较具有建设性的
读者来信。
其实,回信之后,受善最多的人,可能还是我自己。藉著读者朋友的来信,看
见了本身的不足和缺点,这些信件,是一面又一面明镜,擦拂了我朦胧的内心。这
份收获,是读者给予的,谢谢来信共勉。
三毛一生大事记
A本名陈平,浙江定海人,⒈⒐⒋⒊年⒊月⒉⒍日(农历⒉月A幼年期的三毛即
显现对书本的爱好,⒌岁半时就在看《红楼梦》。初中时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
名著。
A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亲自悉心教导,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深厚的基
础。并先后跟随顾福生、邵幼轩两位画家习画。
A⒈⒐⒍⒋年,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昀先生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
,课业成绩优异。
A⒈⒐⒍⒎年再次休学,只身远赴西班牙。在三年之间,前后就读西班牙马德里
大学、德国哥德书院,在美国伊利诺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对她的人生历练和语文
进修上有很大的助益。
A⒈⒐⒎0年回国,受张其昀先生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学系任教。后因未
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余,再次离台,又到西班牙。与苦恋她⒍年的荷西重逢。
A⒈⒐⒎⒊年,于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与荷西公证结婚。
A在沙漠时期的生活,激发她潜藏的写作才华,并受当时担任联合报主编平鑫涛
先生的鼓励,作品源源不断,并且开始结集出书。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在
A⒈⒐⒎⒐年⒐月⒊0日,夫婿荷西因潜水意外事件丧生,三毛在父母扶持下,回到
台湾。
A⒈⒐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